開平煤礦位於本時空的灤州開平,舊時空裏的唐山市開平區。早在明永樂年間,就已在這裏用土法開采煤礦。
清光緒四年六月(1878年),唐廷樞受李鴻章的委任,在直隸唐山開平鎮正式成立“開平礦務局”, 釆用官督商辦的經營模,共籌得資本銀120萬兩,其中商股占80萬兩白銀,這也是清末洋務運動開始後,官督商辦的第一個大型新式采煤企業。
開平煤礦於1881年全麵投產。雇工3000餘人。1882年到產煤3.8萬噸,至1898年時, 年產量己達73萬噸。後經曆年擴充設備,改善運輸條件,備有運輸煤輪,設有專用碼頭和堆棧。該局產煤主要供應輪船招商局和天津機器局,以及北洋水師所用,也大量銷售市場,獲利甚厚。旗下擁有6艘輪船,兩處廠棧,一座銀礦,還享有永平金礦、洋灰場、鐵路的股權若幹。
而且在開平礦務局的帶動下,礦區一帶的人員積聚、房屋激增、貿易興隆,十多年的光景,就憑空堆積出了一座唐山鎮。到了19世紀末時,開平礦務局的總資產已近白銀600萬兩。是洋務運動中所開辦的采礦業中,成效最著者的近代工業之一。
盡管唐廷樞死後,由原為醇親王府中的侍從張翼繼任開平煤礦總辦,由於張翼經營不善,盲目擴建,耗資過巨,大借外債,致使外國勢力的滲入,一家名叫墨林公司?中國機礦的公司為開平礦務局提供了20萬英鎊貸款,從而入股開平礦務局。據該公司的工程師胡華調查,開平煤礦實際資產價值,即使按壓低估計,也可達白銀七百多萬兩,折合超過一百萬英鎊以上。因此墨林公司也生出把開平煤礦占為已有的念頭。
而時任天津海關稅務司司長的德璀琳,因為生活奢豪,入不敷出,也急想發一筆橫財,於是各方一拍即合,開始演繹了一場“空手套白狼”的精彩戲碼。
八國聯軍攻占了天津之後,立刻以私通義和團的名議,抓捕了時任開平煤礦總辦張翼,將其關在英軍駐地。而次日德璀琳更去探望張翼,表示願意為其周旋開脫,隻是自己沒有合適的身份幫助張翼,如果自己能有開平礦務局總辦的身份,自己就可以出麵為張翼做保,證明張翼沒有私通義和團。同時還可向八國聯軍證明,開平礦務局是英國在華投資的企業,從而可以保住礦務局不被八國聯軍侵占。
而張翼急於脫身,不加細想就在牢裏寫下字據,任命德璀琳為開平煤礦公司經紀產業、綜理事宜之總辦,並予以便宜行事之權。聽憑用其所籌最善之法,以保全礦產股東利益,而美國籍技術顧問,兼英國墨林公司的駐華代表胡華,與德璀琳同為總辦。
其實這是德璀琳、胡華夥用英國人精心導演的一出雙簧,甴英**方唱紅臉,德璀琳和胡佛唱白臉,目的就是謀奪開平礦務局。
而在拿到了張冀的字據以後,德璀琳以開平礦務局總辦的名議,在德璀琳的女婿漢納根和英國律師伊美斯的見證下,與胡華在塘沽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將開平礦務局轉讓給墨林公司。德璀琳在這次交易中收獲極大,不僅成了新公司的顧問,年薪1000英鎊,而且還得到了5000股股票,每股價值1英鎊。就這樣,身為大清官員的德璀琳,與英國墨林公司的工程師胡華不費分文地奪得了開平煤礦的股權。
在舊時空裏,英國人拿到控股權後,立即派兵進入礦山,控製了開平煤礦,後來盡管清廷多方交涉,甚至到英國去打官司,不過結果盡管官司勝訴了,但英國人拒絕交還開平煤礦,而英國法院又以“無法強製執行” 推諉,因此清廷、一直到後來的民國政府,仍然未能收回開平煤礦。也再次證明弱國無外交的真理,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政府才收回開平煤礦。
開平礦務局事件,在當時的國際社會都有不小的影響力,這不僅僅是因為清廷破天荒的到英國去打起國際官司,而且在這一事件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英國墨林公司的工程師胡華,就是後來出任美國第31任總統的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Herbert Clark Hoover),不過當時的胡佛隻是英國墨林公司的一個25歲的年輕工程師,胡華是其在中國使用的名字。
侵吞開平礦務局,是胡佛掘的人生第一桶金,由一個普通工程師,一舉擁有了巨額財富,從此一步一步走向美國的上流社會,最終出任美國總統。不過侵吞開平礦務局,也成為胡佛政治生涯中的最大汙點,是政敵們攻擊他的主要依據。
不過在本時空裏,由德璀琳一手策劃的“空手套白狼”行動尚未完全成功,現在還是英國墨林公司的工程師,而在本時空的未來,不知道還能不能成為美國總統的胡佛,這時己帶著他與德璀琳簽定的開平礦務局股份轉讓協議回英國,呈交墨林公司的總部,並且將在英國注冊一家開平礦務有限公司,承接了開平礦務局的全部產權,撇開所有的關係,這樣才算是最後完成開平礦務局的股權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