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戰鬥營之外,火力支援營、炮兵營、騎兵營下都隻設兩個連,戰時可按連分配到各營中作戰。而各營編製成軍以後,暫時不設團級編製,在進攻山東的時候,將臨時組合成聯合作戰部隊,統一指揮。
不過軍隊擴大以後,怎樣編製,是將新招的士兵單獨組建成軍;還是將現有的四個營打散,和新兵一起重新組合編製,到是引起了一番討論。
這兩種編製方式各有優劣,現有的四個營己經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軍事訓練,又參加了天津保衛戰,有一定的軍事基礎和作戰經驗,初步俱備獨立在戰場上作戰的能力。
如果將這四個營打散,和新兵一起重新組合編製,可以利用他們的經驗、基礎,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幫助新兵快速成長,這也是在舊時空裏我軍的一個傳統,但有短時間內,新組建的部隊的整體做戰能力都不高,難以在進攻山東的戰鬥中承擔重任,還是要依靠穿越軍隊。
但進攻山東的難度,要比天津保衛戰大得多,因為天津保衛戰畢竟是防衛性質,一般來說,防守戰都要比進攻作戰容易一些。而且進攻山東還不是一般的攻堅戰,還是一場兩棲登陸的攻堅戰,在現代戰爭中,兩棲登陸戰是最為複雜,難度最大的戰爭模式,雖然穿越軍隊進攻大沽口,積累了一定的兩棲登陸戰的作戰經驗,但進攻大沽口時,八國聯軍還不知道有穿越艦隊的存在。而且八國聯軍占領了大沽口之後,將大沽口炮台封鎖,因此可以說大沽口的海岸幾乎毫無防備。
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了穿越艦隊的存在,威海、青島不可能毫無防備,而且英國租借威海有一年多,將威海當作英國在中國北部的一個防備俄國的據點;而徳國租借青島的時間己快有三年,更是計劃將青島打造成徳國的香港、殖民地的典範,因此英徳兩國都計劃在這兩地修建完備的海防設施,雖然現在威海、青島的計劃海防設施尚未修建完成,但也不是大沽口可比。也可以預見,進攻山東的戰鬥,也將會是穿越集團麵臨的最為艱難的一場戰役。
而軍隊的規模擴大以後,還需要從穿越軍隊中抽調一部份士兵到新軍中擔任各級軍官,至少要抽走兩三個連,而現在穿越軍隊一共也隻有兩個整編營,這樣一來隻剩一個整編營,要應負這次兩棲登陸作戰,是相當吃力的,需要有其他的軍隊支持才行。因此這四個有一定戰鬥力的新軍營還是有保留下來的必要。
但如果將新招的士兵單獨組建成軍,將會沿長新軍的成長,至少在進攻山東的戰役中指望不上,而且如果在進攻山東的戰役中,原來的四個營損失過大的話,情況就更嚴重,穿越集團將會缺少足夠的有作戰經驗的老兵。
後來經過軍委的反複研究之後,最終決定將原火力支援營打散,和新軍一起重新編製成火力支援營、炮兵營,因為火力支援營、炮兵營的人數不多,而且不需要到第一線去作戰,既使打散了重新編製,對戰鬥力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而另三個營則保留兩個營,剩下的一個打散,和新兵重新編製。而且在新編製的軍隊中,班長、副班長都由原來的士兵擔任,而穿越士兵隻擔任排一級以上的軍官。這樣一來,留下兩個有戰鬥力的營,協助穿越軍隊作戰,可以保證軍隊的作戰能力,但又將一部份有經驗的士兵和新兵重新編製,幫助新兵快速成長,一舉兩得。
曆時三天的會議就這樣終於全部結束,因為這一次會議可以看做是對之前的天津會議進行補充,因此這次會議在穿越集團後來的曆史檔案中被稱為天津會議第二次會議,簡稱二次會議。
當然,二次會議的結果並不是讓所有部門都滿意,事實上大部份的提議都被臨時執行委員會否決掉,被臨時執行委員會釆納,同時施行的提議隻是其中小部份,但不管怎麼說,會議結束以後,一切就已成為定局,無論滿不滿意,都要按照會議決定的開始實行。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