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了也頻頻點頭,其實他們對嶽陽艦、襄陽艦的戰鬥力是絕對放心的,嶽陽艦屬於054A型導彈護衛艦,是中國現役的主力護衛艦型,在2008年首次服役,最大的特點是安裝了四座八聯裝垂直發射係統,可以裝配32發紅旗16型防空導彈,是中國海軍裝備的第一種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護衛艦,除了防空能力之外,054A型導彈護衛艦的反艦、反潛能力同樣十分出色,裝有兩座4聯裝鷹擊83反艦導彈,在艦尾部配有拖拽聲呐。其整體水平己進入到國際先進護衛艦的行列。在艦隊穿越之前,中國海軍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建造數量己經超過了20艘,最終數量預計將達到25艘左右。
而襄陽艦屬於053H3型導彈護衛艦,是中國海軍在054A型導彈護衛艦入役之前的主力導彈護衛艦,也是中國海軍90年代後,首型批量生產的護衛艦,一共建造了十艘,雖然053H3型導彈護衛艦的整體水平要比054A型導彈護衛艦差一個層次,但反艦能力卻大體相當,同樣裝有兩座4聯裝鷹擊83反艦導彈。
因此以這樣兩艘反艦能力強大的導彈護衛艦,對付區區五艘不入流的軍艦,絕對是用牛刀殺雞。根本就沒有人擔心戰鬥的結果。
這時,肖建軍又道:“不過我對嶽陽艦、襄陽還有三個要求,一是在與敵艦交戰時,盡可能的不用導彈攻擊敵艦,而是用艦炮和敵艦交戰,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導彈;二是交戰距離至少要保持七千米以外,絕不能在七千米以內與敵艦交戰;三是盡力多俘虜日艦和日兵。”
肖建軍的這一番話說得眾人都怔住了,因為現代艦船的主要艦載武器是導彈而不是艦炮,在某一段時期內,甚致還出現了“艦炮無用論”, 盡管最終各國仍然軍艦上保留了艦炮,但在艦載武器中,艦炮無疑己退居到次要位置,如嶽陽艦的整體水平己進入到國際先進行列,但主炮卻隻是一門76毫米的艦炮;而襄陽艦由於整體技術水平較為落後,武器不多,因此裝配了一門雙聯100毫米的艦炮做為主炮,以補充全艦的火力不足。但和現在重艦巨炮的時代相比,這樣的口徑顯然是不夠看的。當然也不能用這個時代的同口徑火炮威力來來衡量穿越艦隊的艦炮,畢竟兩個時代火炮的技術、材料還有炮彈的火藥的威力都不可同日而語,但如果隻用艦炮和敵艦交戰,無疑是自縛手腳。
不過肖建軍接著又進一步解釋道:“我當然知道,幾發導彈就可以很輕鬆結束這幾艘日本軍艦,不過我們的反彈導彈的數量有限,打一發少一發,而炮彈雖然也是打一發少一發,但畢竟數量多,每艘艦的備彈量都在千發以上,而且在太湖艦上還有補充,至少要比導彈充足,因此用導彈打這幾艘二三千噸的小船,實在是有些不劃算,我建議隻有對萬噸以上的戰列艦,或是大型的裝甲巡洋艦時才能使用導彈,而對付這幾艘小船,我認為用艦炮就足夠了,雖然我們的艦炮口徑不大,但考慮到技術和火藥的差異,對付二三千噸的小艦,完全足夠,而且我也並不是說絕對不能使用導彈,如果我們的艦炮真的不頂用,再用導彈也不遲。”
夏博海道:“那麼交戰距離在七千米以外,這又是為什麼呢?”
肖建軍道:“根據我掌握的資料,這個時代軍艦的交戰距離都在五千米左右,不是說火炮的射程不夠,而是由於瞄準技術的落後,超過了五千米,基本就保證不了火炮精準,因此把交戰距離保持在七千米以外,實際是讓我們的軍艦處於不敗之地,要知道我們的火控係統,可不是這個時代能比的,在七千米的距離上,我們的艦炮基本可以保證七到八成的命中率,完全足夠了。另外到了萬不得己,要使用導彈的時候,七千米的距離,基本也是反艦導彈的最短發射距離。”
其他人聽了,也都頻頻點頭,現代軍艦基本都是薄皮大餡,一般部位的裝甲為50-70毫米,重點部位也不會超過100毫米,不像在重艦巨炮時代,動輒就是幾百毫米厚的裝甲。這是因為現代戰爭是以導彈為主要武器,再厚的裝甲,也扛不住一發重型反艦導彈的攻擊,因此軍艦的設計思路幹脆就不發展裝甲,相反可以把減下來的裝甲重量安置更多的導彈。當然這到不是說現代軍艦就不重視防禦力了,而是防禦主要思路是“不挨打”, 而不是“挨住打”, 防空導彈的作用就是用來攔截敵艦發出的導彈。
夏博海點了點頭,道:“好,馬上給嶽陽艦、襄陽艦下令,讓它們進攻日本艦隊。”
如果您覺得《夏博海秦錚肖建軍》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