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9章通修密道(1 / 2)

正文 第199章通修密道

正文 第199章通修密道

“別說是李大人不理解了,就是我也不理解,皇上給武相鬆的機會還少嗎?自那日武旭峰被抓,還有武愛佳有負聖恩不能進宮侍主,就這兩宗罪,就夠他們滿門抄斬了,如今再有陸臨淵府通修密道,我們手中有圖紙,隻要通了那唯一未通的密道口,他武相鬆就是滿身是嘴他也說不清楚,為什麼在陸臨淵府裏暗通窩藏的前朝舊臣的密道為何會直通他武相鬆府裏,就這些罪責,恐怕再滅他們九族都是客氣的,可如今一而再,再而三的放虎歸山,也讓淩莫有些不能理解。”淩莫喝了口茶也不明白的說道。

“皇上這麼做,肯定有他的打算,別說是武相鬆了,就是宇文桓基我們滅他們漊潯國也是勢在必得的,所以就他們這點狼子野心倒也不懼。”李哲安說道。

“是啊,李大人,淩莫,你們也都是心裏明白,隻是想嘴裏圖個痛快罷了,我們天垠國之所以在短短的幾百年當中從一個要靠其他國家扶持的小國家強盛到成為泱泱大國中的首領,這不但是帝王治國有方,還是因為曆代帝王的以仁慈治天下而讓民怕所向,所謂得道得多助,失道著寡助,天垠就是各國效仿的例子不是嗎?”博煜說道。

312、“是啊,博煜說的是,武相鬆他們所作所為我們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而我們對他們做的一些事情,武相鬆他們也是心知肚明的,隻是他們沒有更好的證據來證明罷了,先帝在位是,對朕千叮嚀萬囑咐的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讓朕一定要心懷天下百姓,做一個好的君王,不但握有生殺大權,更是天下百姓的父母,朕不是不想殺武相鬆,隻是不想讓他死在先帝曾經治事的天垠京都而已,該殺的朕絕不手軟。”萬俟承恩說道。

“是臣糊塗,沒能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李沐霖說道。

“好了,不說這些了,朕今天叫你們出來還有一事要商量。”萬俟承恩說道。

“請皇上吩咐。”其他幾個人同聲說道。

“先前宇文桓基帶來的那些潾潯國的屬下,都已經全數死在了天窂裏了,而我陸臨淵對武相鬆來說已經沒有了利用的價值了,所以朕覺得留他也無用,所以今天想聽聽你們的看法。”萬俟承恩說道。

“那些人都死了?”李哲安問道。

“是啊,第一是因為安王之前給他們喂服過毒藥,而刑天監的人審他們也是因為語言不通,所以也並沒有審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所以時間久了便都死完了,這件事情之所以沒有告知天下,也是為了以後作打算而已。”賢王說道。

“哦。那些人先不說語言不通,就是沒有這一障礙,想必以宇文桓基他們的歹毒手段,那些人恐怕也是死士,所以他們不死,審也是審不也什麼的,所以死了也好,免得還是一個心頭大患呢。”李沐霖說道。

“是啊,好在天窂也是有重兵把守,而他們也被安王喂服過毒藥,所以他們也沒有想過要越獄,天窂裏這段時間倒也是安靜。”賢王說道。

“既然陸臨淵已經沒有利用的價值了就按照皇上的意思辦吧,免得夜長夢多,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再惹出什麼其他的事端來就不好了。”淩莫說道。

“下官同意淩莫的說法。”李沐霖說道。

“既然當時抓陸臨淵的時候,已經是證據確鑿,當時在場所有的官員都能證明陸臨淵窩藏前朝舊臣是該與造反而論處的,所以我也認為既然要殺,就不拖拉。在華歲前殺了他之後,過完華歲,大軍就要開拔,大家也就不會在意這些問題了。”李哲安說道。

“那博煜你怎麼看?”萬俟承恩問一直沒有開口的博煜道。

“我不是朝中的人,本該不參與這些朝政之事的,不過既然皇上問了,那在下就說幾句在下的觀點供皇上判定。”博煜說道。

“你說吧。”

“首先皇上說陸臨淵沒有利用價值了,在下有個顧慮,他之前是兵部侍郎,被皇上提攜為右相,不管是出於何各原因,他畢竟是一朝之相,如果要殺他就得有個正當的理由,要不然後以朝在武相鬆的勢力,皇上您在京城的時候,他們不管鬧事,可是等您禦駕親征由賢王監國的時候,就不能保證了。”博煜說道。

“對,博公子說的也是。”李沐霖說道。

“那還有呢?”萬俟承恩繼續問道。

“還有就是,如果皇上決定要殺了陸臨淵的話那就要想辦法將那些搖擺不定人穩定了,不能讓他們在您離京之後再給賢王添麻煩。再者就是,朝中兩個宰相非逃即死,而皇上您又離京,如果沒有皇上的心腹來擔任這兩個職位的話,也會不利於賢王監國的。”

“嗯,你這一個點朕也早就想到了,朕決定讓欣妃的父親孫立徹擔任左相,而右相暫時就先空著,至於那些搖擺不定的人,朕已經想好辦法讓他們堅定立場了,所以這些不用顧慮。”萬俟承恩說道。

“既然這樣,我也就沒有什麼顧慮了。”博煜說道。

“皇兄,這次楊浦苧已經有帶兵造反之勢了,那關於錦妃皇上該如何處置?”賢王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