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鈺站在破敗的庭院裏,這裏一看就至少十幾年沒有修繕了,如今這裏就是自己地盤了。
斬女監的牌子掛在正門上,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裏是什麼不正經的地方。
但其實完整的牌子有藍底金字的斬妖監三字。但因為長時間沒人打理,不僅牌匾上的金漆剝落,而且妖字的一半也掉落了沒人修補。
柳鈺歎了一口氣,自己接的這個差事可真不是什麼美差。
這個世界和柳鈺記憶中的曆史在漢代以後就截然不同了。
在這個世界並沒有那場從天而降的隕石幫助大魔導師逆轉戰局,穿越者終於打敗了天命之子。
之後新的王朝建立,隨著王權更迭後變得腐朽然後滅亡被新的王朝取代。曆史從來如此。
如今是大順朝,從開國太祖至此已曆七代。幸而這七代皇帝雖然不都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但幸而沒有殘暴昏庸的人君。因此雖然偶有天災人禍,大順的國祚還算安穩。
而柳鈺就是出身大順的官宦之家,他的父親是當朝禮部侍郎,官秩四品。而他的祖父則是國子監祭酒,身上還掛著二品的太師銜。
就連柳鈺自己也是當今成泰帝繼位之前的東宮侍讀,可以說是根正苗紅前途一陣大好。
柳家這麼大的家業還是多虧了柳鈺的祖父柳擎。柳老爺子年少就有才名,不過弱冠就金榜題名進入翰林院。年不過四十就已經是天下文宗。
當時還是成泰帝的父親德源帝在位,北方草原出了一個雄主。他一統北方草原,建立蒙勒部落之後就磨刀霍霍向著大順發動了侵略。
十七萬北方胡騎鐵蹄之下踩踏了大半大順北方的國土。
在朝堂上所有大臣都惶惶不安,害怕大順會就此滅亡的時候。老爺子站了出來。
前朝就是因為文人知兵才讓國家積弱,大順一直引以為戒。所有很多人都不同意由老爺子帶兵迎擊兵鋒正盛的胡虜鐵騎。
可當老爺子在大殿上連著扯斷三張八石強弓之後,所有人都慶幸之前講道理沒贏過老爺子了。
老爺子也就成了大順第一個以文官身份帶兵的人,然後老爺子就開始開掛一般展示了自己的狠人風範。
德源帝十四年四月,老爺子帶著兩千禁軍從京都出發。五月,大軍於渭水淩海渡放水,一戰消滅草原兩萬鐵騎。
六月,盤虎穀一戰,老爺子帶著一千鐵騎衝散胡騎大營,箭射草原左賢王特骨啜。隨後胡人大軍在敗退時又中了火攻之計。這一戰斬三萬,俘六萬。
隨後取得優勢的老爺子一點也不心急,開始穩紮穩打一點點壓縮戰線。
就當蒙勒大可汗以為老爺子隻想把胡人鐵騎趕出大順的時候,沒想到老爺子調度邊軍在邊境發動了最後的攻擊。
猝不及防之下,蒙勒的一代雄主都殞命在大順邊關。從此二十年,胡人都不敢在邊關附近牧馬。
攜滔天軍功而歸的老爺子沒有趁機獲取軍權,反而上書請求調職去國子監做一個清閑的祭酒。
老爺子有文采又有名望地位,做一個小小的國子監祭酒自然綽綽有餘。而德源帝自然不可能苛待保國功臣,直接加封了老爺子太師的官銜和郡公的爵位。
而柳家第二次發跡是在柳鈺的父親柳淮那裏,就在德源帝崩逝,年僅十二歲的成泰帝繼位的時候。
成泰帝的幾位王叔為了京都城的那張龍椅起兵叛亂,叛軍一度圍住了宮城。這時又是柳家人站了出來,還是禦史台評議郎的柳淮自請平叛。
柳淮雖然不比老爺子用兵如神,可架不住他會忽悠啊!幾個叛王被他連哄帶騙竟然開始內訌了,背後插刀子打得不亦樂乎。朝廷以逸待勞,趁機出兵掃平了所有叛亂。
集齊了保駕,平叛,從龍等等大功的柳淮直接成為了禮部侍郎,還得到了一個縣侯的爵位。
柳家兩代人都是驚才豔豔,冠壓一代的人物。隨後就是第三代的柳鈺了。
柳鈺比起父祖可就遠遠不如了,甚至有些愚鈍。文不成武不就,還是靠著父祖的庇護才當上了東宮侍讀。
直到他十三歲那年,他腦海中出現了新的記憶。按照佛家的說法,是他識破了胎中之謎,吸收了輪回之前的真靈記憶。
前世如何已經不重要了,他畢竟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也度過了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