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謫仙》唱完,白清歡已經完全適應了現場的喧囂和熱鬧。
最前排的男生問道:“小姐姐,請問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是你本人寫的嗎?”
“並不是。”白清歡搖了搖頭,實話實說道:“這首歌曲叫《謫仙》,詞和曲都是我身後那個彈吉他的小哥哥寫的。”
身後,秦風衝著駐足的路人們揮了揮手,他並不介意白清歡回答說這首歌是她自己寫的,畢竟這首歌本來就是為她準備的,但是死腦筋的白清歡並沒有這麼做。
“《大天蓬》和《渡我不渡她》是同一個作者,這又出來一個不弱於兩者的《謫仙》,這個秦風到底是何方神聖?”
在場的人們並不是不認識秦風,他們隻是感慨於眼前這個平平無奇的男生,居然能在短時間內接連寫出三首這麼好聽的歌曲,簡直是音樂界的天縱奇才。
畢竟對於大多數歌手來說,這三首歌每一首都幾乎能成為代表作或者成名曲。
“謝謝你們的捧場,謝謝你們能耐心聽完這首歌,你們覺得我唱的怎麼樣?”
“好聽,沒聽過癮,再來一遍。”
她大著膽子與駐足的行人互動了幾句,毫無例外得到的都是稱讚與鼓勵。
當然,這一切都是發自內心的,並非來自於單純的同情。
這也是白清歡異常開心的緣故,敏感如她,其實並不喜歡別人的同情,那樣會讓她覺得自己本身跟普通人不一樣。
長此以久,很容易,產生低人一等的自卑感。
“謝謝你們的喜歡,實在感謝,這樣吧,《謫仙》剛剛已經唱了一遍了,我們隔一會再唱,我先給你們唱一遍《大天蓬》吧,這首歌在網上呼聲挺高的。”
畢竟是秦風唱得第一首‘能聽而且好聽的’的歌曲,白清歡一連聽了好多遍,印象深刻,就連帶著《謫仙》一塊背下來了。
“好啊!女版的《大天蓬》我們還沒有聽過呢!”駐足的行人紛紛附和道。
不少人都是衝著秦風的《大天蓬》來的,雖然還沒有聽到原創者現場版的,但如今能聽到另一版本的也還不錯。
“美人不是凡胎生……”
這首歌雖然原唱是秦風,但以白清歡的聲音唱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到副歌戲腔部分的時候,白清歡的高音怎麼都上不去,隻能降了兩個調之後才勉強唱下來。
不過這並不能阻礙粉絲們的熱情,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現場的大多數人聽在耳中,反而覺得比原唱秦風唱得更好聽,因為她的聲音的卻很悅耳靈動,現場聽起來也更加的享受舒適。
再加上白清歡清純乖巧的長相,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不少人自主的掏出兜裏的零錢,或是掃描了上麵的收款二維碼。
“還不錯,差點就超過我了!”秦風在旁邊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其實要不是係統發放的新手大禮包,幫助他的嗓音起到了一定的增幅,他恐怕很難順利完成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