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三秋恰半,丹桂香飄銀蟾光滿,是謂太陰朝元之辰。
卻說那崇光秘境之內,百裏周回,穹頂之上,雲海混沌,日月照臨。雲霞隱天闕,仙炁舞琅軒。其下群山莽莽,峰巒疊翠,諸峰排戟,碧岫籠雲。但見那古木根節旁錯,枝虯葉闊,青藤翠蔓,搖綴蒙絡,似碧幢重重。又有仙禽異獸,銜芝餌木,啘囀相啼,若靈音杳杳。別有一台,高聳鬱羅,對迎日月,絳霞流影,仙雲浮繞。台心立一碩大青石,上刻有字——
乾坤既辟,清濁肇分,融為江河,結為山嶽,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今幸脫得陽神,辟此秘境,命為崇光。
俯視滄溟,屏山掩映,萬重鬆檜森然。
金波滾滾,雲鎖峰巔,點點鸞鶴翩還。
元玄子,戊午年留。
俄傾,自那飄飄渺渺中現出一氤氳玄雲,須臾不下便至了此台,立現便有數十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皆是道貌妙靜,英氣衝華。
當先一人年甚少,整頓非常,頭綰太極髻,頂建魚尾冠。著紫錦鑲金銀日月洞衣,上係兩道三尺慧劍,豐神如玉,秀雋卓著。雖於一眾人之間,那一派忘情物外、遊心於澹之雍容卻是掩之不得絲毫。端得是大江流日夜,孤月懸中天。雖從凡間來,不在凡間住。
施施然行至青石前,俯首作揖三拜,那人轉身即吟:
“浮世短景倏成空,石火電光看即逝。韶年淑質曾非固,花麵玉顏還作土。
芳樽但繼曉複昏,樂事不窮今與古。何如識個玄玄道,道在杳冥須細考。
壺中一粒化奇物,物外千年功力奧。但能製得水中華,水火翻成金丹灶。
丹就人間不久居,自有碧霄元命誥。玄洲暘穀悉可居,地壽天齡永相保。
月夕月夕,上升之辰。有感天命,願效仙真。”
話未畢,日月迎,玄窗啟。
“可上天否?”
一眾人紛自道:“拜謝真人,願隨真人所適。”
那人轉而與一小童兒道:“小林兒,道心初立,往後切記好生修行。一心修道,道無窮,窮中有樂。萬事隨緣,緣有份,份外無求。”
小童兒含淚點頭。
雲霞煥赫,鸞鶴飛吟,仙樂滿空,彩仗幡幢羅列。
五色雲起,群仙集迎,輿升大羅,唯遺拔仙之台。
所謂:五色華花降洞天,仰觀空裹勢翩翩。莫言仙境常時有,動是人寰億萬年。
道曆四七五四年月夕,太陰星君聖誕、月下老人聖誕、曹國舅祖師聖誕、太極玉皇太姥武夷顯道真君下降、軒轅黃帝乘龍上升、神功妙濟許真君同四十二人拔宅飛升、張諶真人拔宅飛升
崇光李真人攜一眾玄門修真同升大羅,載入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