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金盔甲的蕭衍騎著戰馬行在列首,跟在左右是莫東和莫北。
晚春夏初的風吹來,戰旗烈烈作響,振奮人心。
自動讓出一條大道的京都百姓伸長了脖子,也隻看到了冰冷如霜,麵無表情的蕭衍,並沒能瞥見慕容瑾一眼。
他們眼巴巴地在這裏站了大半天,為的就是看看那傳聞中醫術高超的燕王妃,容貌如何傾城?
如今別說燕王妃了,臉燕王妃的一根頭發都沒見著。
看來又要白高興一場了。
就在眾人惋惜見不到慕容瑾,接下來的幾個月少了獨家談資的時候,看到了城門一旁,有兩個穿著灰白袈裟一高一低,一青一少和尚侯著。
隻見那青年和尚長相清秀,麵帶微笑,宛若一股春風。少年和尚則是一臉肅然,挺直腰板目不轉睛,儼然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
好詭異的組合啊!
眾人頓時忘了他們來到街上圍觀的初衷,紛紛矚目於城門那頭的兩個和尚,時不時還與旁人議論和尚的來曆。
就在眾人對這突然冒出來的和尚丈二摸不清頭腦的時候,隻見那青年和尚對著蕭衍雙手合十於胸前,微微頷首念了句佛號:
“燕王殿下。”
蕭衍聞言勒了勒緊手中的韁繩,戰馬便前腳一抬,嘶吼一聲止住了腳步。
馬上一身金甲的男子居高臨下地看著跟前兩人,神情嚴肅,語氣冰冷:
“清遠大師這是要進城?”
眾人聞言嘩然,原來這是安昭寺清遠大師啊!
那個傳聞中極有慧根,得佛祖垂憐,二十歲出頭便有極高修行,能預言未來,看透事物,史上第一個年及弱冠便當上安昭寺住持的清遠大師?
百姓不由目瞪口呆,他們尚且以為那是清遠大師年輕時的事跡,卻不料清遠大師就是這麼年輕!
清遠大師不顧眾人或好奇或驚訝或仰望奇的目光,依舊掛著淡淡的笑容回道:
“是。皇上召見。”
語氣不卑不亢,簡短明了。
蕭鸞在四月初一已經被送去安昭寺禁足反省了,如今皇帝召見清遠,所討論之事,也必定與蕭鸞有關。
雖說皇帝剝奪了其太子之位,但不代表,皇帝就徹底放棄了蕭鸞。
如今清遠大師覲見,便是最好的證明。
蕭衍聞言了然,便不再寒暄,出聲道別:
“本王公務在身,就不耽擱清遠大師進宮麵聖了。”
清遠大師念了句佛號,掛著淡淡的笑容看著蕭衍,語氣平穩道:
“我大蕭有燕王殿下,百姓才得以安康,實乃家國之幸。”
聽到清遠大師如此讚賞,眾人心中頓時對蕭衍肅然起敬,紛紛閉口,心懷感激地看著蕭衍,以及跟隨在他身後的八千將士。
蕭衍微怔,不由多看了眼前這位神情始終是淡淡微笑,神情沒有任何變化的和尚,微微蹙眉回道:
“承蒙清遠大師吉言。”
接著便要拉起韁繩,策馬繼續前進,然而手上韁繩尚未拉緊,便聽大清遠大師再次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