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強權 第六十二章 新形態的餘波(1 / 2)

由於楊聖人方才的情緒大起大落,自是無心注意到體表的細微變化,但此時意隨念轉,通察全身,那絲絲不絕由體外呈流水狀滲入體內的遊離能量,瞬息就被他感覺到了。

‘這是……’用神念觀照著那大大小小的能量顆粒,感覺其中九成以上的個頭都超出了以往所能吸收的極限,這讓從飛升開始隻能吸收類似元氣粒子或者光子那般大小遊離能量的楊聖人,頗生了些意外的驚喜。而與此同時,他頓時對體內能量充足的原因心下了然,‘入已多過出矣!’

在不同的宇宙空間中,元氣這種仙人最主要能量供應來源的密度也各自不同,有高有低,因地而異。除了像仙界這種由五聖造出來專門給仙人存身的密閉空間領域之外,一般的所在,元氣濃度都不太會高。混元大羅金仙雖然能夠轉化物質為能量,可是在通過體表吸收遊離能量的能力上,同普通仙人沒有任何差別。所能吸收的,也隻是以元氣粒子和光子這般大小的基本能量顆粒為主。由於在宇宙空間中的大多數地方,這兩種遊離能量的密度相差不遠,因而,聖人的身體雖然也在源源不斷的從外部吸收能量,可在量上卻是個基本恒定的數目,一種已經讓聖人完全習慣了的數目。隻是這個數目,在聖人開啟了體內壓縮空間的情況下,往往入不敷出,會令本身的能量持續下降,因而需要不定時的進行補充。

可是在宇宙中並非隻有元氣粒子和光子這般的基本能量顆粒,還有許多個頭大些的遊離能量顆粒或者說是能量組合顆粒團,並不能夠被仙人或者聖人直接吸收。而這些不能為仙聖通過體表吸收的遊離能量顆粒,在宇宙空間中卻占據著絕對主力的位置。

現在,楊聖人規則鏈條進化後最先表露出來的外在顯現,就是對空間中所有遊離能量不分顆粒大小的全盤吸收能力。也因此,聖人原本依靠體表自主吸收的遊離能量不夠維持哪怕是一個壓縮空間的正常運轉,而到了此刻,盡管體內有三個壓縮空間同時張開,聖人卻不需額外提供能量,僅靠流水就已然自給自足。

楊易很高興,隻是他這高興不是源於確認了規則鏈條的進化確實帶來了好處,也不是因為在以後可能的關鍵時刻裏有更多些的能量補充,而是由這得到提升的遊離能量吸收能力聯想到了一種可能,‘難道同化了暗能量的規則鏈條後,我已經完全掌握的暗能量的能力?那豈不是說,除了沒見識過的更高層次的攻擊以外,所有針對我而來的攻擊,都可以被輕鬆的轉移或者吸收?那樣,豈不是級別不到,再強大的敵人或者再眾多的對手也拿我沒轍?豈不是就算麵對道這一檔次的強大生命,至少也能鬥個平局,不懼受製與人?’楊聖越想越喜,‘我可不是暗能量那樣被自然的設定禁錮住的守護工具,隻知按照規則做出機械的反應!如此說來,豈非除了自然主宰之外,在正宇宙中,我再無所忌?’

吞噬暗能量的本源規則鏈條沒有驚動自然。過了這個坎,隻要未曾越過間層永恒收束點,還在正宇宙空間裏,楊易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他不會惹來主宰的注意。因而,他釋出意念,召喚躲避在數個星宇外的分身回攏。召回分身,一是自覺除了好似對正宇宙關注缺缺的主宰外無所畏懼,不怕被人一鍋端掉。再有就是,他這用作試驗的分身中隻有五件法寶,而且都是全屬性的法寶,不夠滿足聖人對新法寶的威力測試。

各個分身攜帶楊聖試驗所需的不同屬性配置的新法寶空間跳躍過來,與等待中的分身再度彙聚為一體。還沒有真正開始試驗,隻是通過分身的回返,楊易就已經對新法寶威力增加的可能不抱什麼期望了。沒奈何,如若這由新形態規則鏈條作核心的法寶與多規則鏈條法寶相比較威力有所不同的話,他絕沒可能如此順利的隻是幾次瞬移就同這邊等待著的分身彙合到一處。

正如人在走路時,對每一步距離的把握完全維係在過往的經驗上。而這種經驗能夠被信任,離不開相近的個人身體素質和相差仿佛的力度。同樣,聖人在神念能夠延伸到的距離裏進行空間跳躍,隨手破開的空間縫隙恰巧讓他躍進到預期的目的地,也完全寄托在經驗的積累上,同普通人走路並無本質性的區別。要說表象上的不同,人類一步踏錯可能與預定位置隻有幾厘米之差,無傷大雅。而聖人進行空間跳躍時,隻消力道稍有過或不足,那躍出的位置同目的地之間可能就距離十億、百億公裏以上,誤差甚是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