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三才大陣(1 / 2)

王喆等人看到了憑空出現的“回”字後,心中大定,這樣大家就可以及時傳遞消息。

於是王喆又用劍氣寫出了一行字“我是王喆,此為何陣?”

居中洞穴先是由呂方把這個消息傳遞給了右邊洞穴,然後開始討論起來。

“三個洞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陣法”,大家開始各自思索起來。

一座陣法,道意縹緲,隔絕天地,就像一位聖人坐鎮小天地,還可以傳遞攻擊氣機,一定是一個氣象浩大的大陣,大家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尤其是陣法還能壓製關鍵氣府的氣機調動,則是布陣手法極為高明,最是棘手。

唯一存疑之事,就是三個洞穴怎麼進行連接,這是破除這個陣法的關鍵。因為隻有找到這個聯係,才能真正找出壓勝之物藏在何處,否則以陣法的規模及陣法對氣機的壓勝,大家無論如何都無法強行破陣。

突然,空中出現兩個大字“三垣”。

呂方和袁衍幾乎同時搖了搖頭,三垣大陣記載於大唐王朝的《天象經》,仿照諸天星空的三垣二十八宿而擺下的陣法。各垣都有東、西藩星,左右環列,其形如牆垣。如果是三垣大陣,則壓勝之物應該就藏在洞穴的東西兩個方向。

兩人之所以搖頭,主要是因為這個陣法不可能是三垣大陣,因為三垣大陣最大的特點在防不在攻。

那會是什麼陣法呢?兩人不住撓頭。

李去病突然說道:“我記得當時站在三岔洞口時,每一個洞口之上都有一行字,會不會有些關係?”

陳木南問道:“小子,你還記得分別寫的什麼字嗎?”

李去病說道:“我記得右邊洞口寫的是‘福禍無門、仁義無用’,中間洞口寫的是‘風雨難長、陰陽難測’,左邊洞口寫的‘水火不容、剛柔不濟’。”

陳木南問道:“小子,知道這些字是什麼意思嗎?”

李去病說道:“不就是字麵意思嗎?難道還有其他意思?”

陳木南這一問,把李去病給問住了,卻把袁衍和呂方給問醒了。

呂方把剛剛李去病說出的三句話寫在了洞穴底部的岩石之上,深約數寸。

看著地上的二十四字,李讚、姚仲山、姚文中三位讀書人不由得感歎一番,呂方的字寫得筆勢雄奇、姿態橫生、顏筋柳骨,感覺出於無心,是其手心兩忘,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誇,明顯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

然後,呂方說道:“每個洞穴之上的後一句前兩個字,就是陰陽、剛柔、仁義。《易經·說卦》記載,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呂方頓了頓,看了看眾人有些不解,然後繼續說道:“那我們可不可以理解為中間洞穴為天之洞,左邊洞穴為人之洞,右邊洞穴為地之洞,這樣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三才陣法。”

眾人皆以為然。

袁衍更是點了點頭,這《易經》是他們這個脈的學問根本,“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於是,呂方用湖筆在空中寫到:三才大陣?

韓良臣、楊紅玉和鐵中堂很快就聯想到了洞口之上的文字,也覺得是三才陣。

小愛坐在鐵中堂的心湖之上,嘟囔著小嘴,有些生悶氣。

自己本來就不擅長陣法,好不容易想起有個三垣大陣,結果還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