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遠古絕戀》,是在本人短篇《雙山之戀》的基礎上擴寫而成的。幾年以來,本人邊學寫作知識,邊對故事的情節和人物設置進行著修改與完善。經過了對的二十餘次推敲與修改,的情節在日趨走向合理,使之有了一些情趣。最終,長篇《遠古絕戀》,以181個章節,63萬餘字得以完結。
我把《遠古絕戀》作為禮物,獻給我青少年時期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雙塔山。那裏,是我父、母長眠的地方,也是我兄、弟、姐、妹久居的家鄉,已是我的故鄉。離開雙塔山已有五十多年了,每次回到故鄉,看著那座秀美的雙塔山,就會讓我駐足凝望。這對雙山的肅穆與奇特,不由的就會讓我對它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從小就在雙塔山腳下居住、學習和玩耍的我,對那裏的一山一水有著較深的印象。我是聽著老人們講述雙塔山的故事,度過了我小學和中學的時光。後來,離開了印在我生命裏的這座雙塔山,也會讓我時常想起它。閑暇之餘,我始終想把雙塔山、元寶山和那個酷像一隻靴子的椅子山,還有雙塔山腳下,那條叫作犛牛河的小河聯係在一起,編寫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遐想了多少年,又構思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就曾動過筆,隻是迫於那個時候工作、生活的壓力,起草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粗糙。
感謝電腦這個寫作的平台,感謝如今網絡信息傳遞的快捷,在Q友的指點和幫助下,讓我由一個網盲,很快就能利用電腦這個便捷的工具,開始了我的寫作之旅。
打開了網絡的天窗,眼前又是一個別樣的世界!在QQ和微信裏,我結識了一些熱心於寫作的文友,更是又遇到了幾位文筆界的良師。
當我聆聽了國家一級導演,車徑行老師的《影視劇本研究》,觀看了上海大學葛紅兵老師的網絡講座《成為作家》五講的視頻,我的眼前豁然開朗。那些講座讓我愛不釋手,反反複複多次聆聽,也打開了我寫作的視野。軍旅編劇“快樂先生”,也是我的良師之一,他的熱情,他對學員得一對一的指導,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感謝網絡的時代,感謝網絡那邊數位未曾蒙麵的老師,感謝網絡裏提供的,諸多國內外良師的寫作知識講座。《救貓咪》、《課》等課程,我也是反複多次在聆聽。是網絡開闊了我的眼界,也是通過了對網絡知識的學習,彌補了我寫作知識的不足。讓我徜徉在海量的知識寶庫中自由暢想!
《遠古絕戀》,就是我在反複的學習與實踐中,進行著一次次的修改,致使故事中的人物刻畫、情節的安排能夠得以進一步完善,《遠古絕戀》的故事內容,也漸漸變得有了一些情趣。
曆經八年,《遠古絕戀》已由原來的短篇,蛻變成了今天的一個長篇作品。如今,我把這個故事,雙手捧給我的故鄉,我的親人,我的同學和朋友,捧給更多喜歡這個故事的讀者們。希望這個故事,能為我家鄉旅遊事業的發展,增添點新的情趣,做點我的努力。
之所以要在網絡上,向眾多的編劇和導演老師慕名學習,不僅是想借鑒編劇知識,提高我寫作的水準。更是因為,本人也試圖想把《遠古絕戀》,進一步改編成為劇本在做準備。希望有一天,《遠古絕戀》也能作為影視與全國人民見麵,真正實現本人想把雙塔山,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雙山,進一步介紹給世人,讓更多的人們了解我們的家鄉,了解這座秀美的雙塔山。
也許,這是我本人的奢望和狂想,不過我在努力。真心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還能得到更多名家和老師的幫助與指導,成就了我的這個心願。
2020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