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千裏之外的天意(1 / 2)

她走了,帶著我們的悲傷和眼淚……

她叫英子,才剛剛二十歲。

英子出生於2000年,我們都叫世紀女孩。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她才八歲。

英子記得,在那場永遠無法忘記的災難中,她們的學校整體都坍塌了,一二層教室都被壓得沒有了。她們的教室在二樓,幸好老師疏散及時,大部分同學都被轉移到了安全地帶。英子是撤離到最後的幾個,不幸被埋在了樓梯間,兩天後才被救援人員搜救出來。

在那場災難中,英子的父親遇難了,留下她和母親相依為命。那場地震給英子她們家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本來就不幸福的家庭遭到如此重創,有如雪上加霜。

好在有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團結友愛的大家庭,讓絕望中的英子她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人間的大愛。在國家和當地政府以及鄰裏鄉親的關愛下,英子才得以慢慢長大成人。英子是個很懂事的女孩,從小她就懂得用善良和仁愛去回報社會,感恩人間真情。高中畢業後,英子放棄了學業,一邊照顧體弱多病的母親,一邊打理農活、家務。農閑時去鎮上或者縣城裏,打打短工補貼家用,她們困難的家庭才有了一些起色。

英子還沒男朋友,她說:“等家裏經濟條件好點了再考慮吧,反正現在還年輕。”

我和英子並不很熟,隻是同在一個微信群裏。英子喜歡唱歌,她經常在群裏發布全民K歌歌曲。她雖然不是專業歌手,但她聰明伶俐,學什麼像什麼,歌唱得比有些專業歌手還好聽。加之她的嗓音,本來就具有藏家妹子那種原生態的之美。所以她的歌非常動聽,迷人,吸引了不少音樂愛好者。

我因為經常聽她的歌,所以對她比較了解。疫情爆發以後,英子在群裏發消息說:“我要走了,我要去支援武漢。”

有人回複她說:“你去幹什麼?你又不是醫生護士。”

“不是醫生護士我也要去,災難麵前就是搭把手也好,能做什麼做什麼。”英子說。

英子曾經在群裏說過,“那次大地震,要不是救援人員及時救援,可能就沒有了現在的英子。”

兩天後,英子在群裏發了一條在武漢的消息:“太難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護!”

此後,英子再沒有在群裏露過麵。沒有了英子的消息,我也就少有關注那個微信群了。

一天夜裏,我正準備睡了,文友老丁,英子曾經的老師給我發來一條信息:

“英子走了,她永遠留在了武漢。”

看到這條信息,我的心猛地一緊,淚水奪眶而出……

老丁給我語音留言說:

“英子……唉!這孩子命苦啊……”

“她父親老實巴交,腳不方便,好多事情他都幹不了,英子媽既主內又主外,體弱多病……他們的日子想想有多難啊!”老丁哽咽著,斷斷續續地說道。

“2008年地震的時候,英子爸行動不便,躲避不及時,被倒塌的房梁砸中,當場就沒了……”

第二天一早,老丁打來電話告訴我說:

“英子是正月初二到的武漢,她先是去協和醫院幫忙發放醫療物資,引導門診就診病人。後來加入了當地的誌願者服務隊,和當地誌願者一道,為幾個院區的醫護人員分發物資,落實住宿和協調解決生活方麵的一些問題。

他們每天都要忙到很晚,一直在超負荷工作;實在太累了,就在當地誌願者的車上簡單休息一下。

因為武漢封城,又連續下了幾天的雨,求救送醫的人絡繹不絕。英子和她的誌願者朋友忙得暈頭轉向,幾乎都沒有歇息過。在社區和醫院之間來回奔忙。

可能是因為他們太累了,或者防護不到位,有好幾名誌願者都感染了。”

“唉!一一”老丁長長地歎了口氣。

“因為醫院床位和醫療物資都十分緊張,所以,英子他們根本就沒辦法入院醫治。隻好自己去找醫生拿了些藥,自行在車上隔離。他們還要帶病堅持工作。”

聽完老丁的哭訴,我的心如刀割針紮,淚水止不住地流淌著……

二OO八年五月十二日下午兩點二十八分,那場大地震,多麼驚心動魄啊!我是親曆者,雖然身體沒有受到傷害,但心傷傷得著實不輕。每天看著電視畫麵而淚水泡飯,那麼多鮮活的生命啊!老人兒童都無以幸免。

武警官兵,部隊,救援人員,醫護人員,愛心誌願者;國內的,國際的救援力量,從四麵八方湧向災區。緊急,緊急,刻不容緩!那些畫麵,久久縈繞在腦海,時隔多年,依然記憶猶新。想著都還心有餘悸。

地震發生之後,逃生出來的人慌亂成一團,都不知道該怎麼辦?被埋在裏麵的人驚恐絕望,毫無脫身辦法。時間一點一點過去,餘震還在不停的發生。與英子一起被埋的還有三個同學,有一個被樓板砸斷了腿……

因為餘震在不停的發生,垮塌的樓板也受到一次次擠壓,空間變得越來越小,他們被壓得更緊,感覺到了死神的一步步逼來。有個同學剛開始時還在痛苦的呻吟,現在已沒了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