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是一個真實而有夢的女人,是一個夜裏睡不著時在洗幹淨的被

遺棄的瓶罐壁上,畫出第二天早晨太陽的人。

海格也是一個敢於麵對自己的人。在這部書裏,海格講述了她

曲折的職場生涯和婚戀曆程,還有一些別人的同樣不俗的故事。作

為早一代北京“剩女”——原諒我這樣稱呼她,算算,海格

1970年

人,教育部公布新詞“剩女”的

2007年時,她已經

37歲了,當不

為過——當她的事業和婚姻終於修成“正果”,並有了一個來之不易

的可愛的女兒,海格不再沉默,剖開身後的歲月,剖開雪藏已久的內

心,大膽而真實地講述自己“是怎樣被剩下”的故事。往事往往不堪

回首,然而,當你勇敢地說出它,帶點委屈,但不曾矯揉,表白直露

且有所思,說出“愛”更要說出“不愛”,那麼,往事是金,經過海

水與火焰的淬煉,它要發光,照耀他人。從這個意義上說,海格的這

部書,是一部從“剩女”到“勝女”的心靈史,她樸素、簡潔的文

字,率真而個性的表達,讓我們再次確認:每一個女人都是獨一無二

的;每一個懷揣真愛,懷揣美好夢想的女人,對生活,對成功和幸福

所付出的代價看上去似乎大致相同,其實卻有著特立獨行的不為人知

的細節。

大學畢業,海格進入一所中學教書,因人事複雜心中痛苦不堪而產

生去意,卻被校方羈扣檔案。在母親的辛苦奔走下,學校終於答應放

行,前提是要交一筆“過橋費”。涉世未深的海格在被母親感動的同時,

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我沒想到我媽是這麼有本事的人,我一向躲在自己的想法裏,她

卻能出頭露麵,絕不軟弱。我像被一場包辦婚姻困了

7年,從

1993年

2000年。

5000塊錢算什麼!如果能用金錢買來精神上的解脫,我願

意!

此間,她“像個苦行僧一樣”漂泊於體製之外兩三年,在北京這

座生她養她的都市中四處奔波。

26歲了,沒有時間和心情考慮自己的

戀愛和婚姻,隻為在社會中有一個能安身立命且喜愛的職業。

30歲了,

被凶悍的嫂子趕出家門,寄人籬下。後來,工作漸漸穩定下來,房子也

有了,終於可以談一場戀愛了,一上來還是挫折:

可心的人終於出現了!他高高的個子,得有

1米

80,五官端正稚

氣,戴著一副眼鏡,修養和自己旗鼓相當,跟他說什麼都不至於冷場。

第一次見麵,我們聊了兩個小時,隻覺得時間飛逝。第二次見麵,從中

午飯聊到了下午

4點。我對他的評價是,他仿佛透明玻璃杯裏裝的純淨

水。他在部隊工作,因此他幽默而深刻地說:“我們隻是沒有腐敗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