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這本書的出版,就像十月懷胎,現在要分娩麵世了,我的心情是十分欣喜及
萬分感動的。
三年前開始醞釀出版這本書,起初,隻是因為喜好遊曆名山古跡,又對佛
學特別偏愛,讀了十幾本佛經,便寫了普陀山、五台山、靈岩寺等佛教聖地名寺
的遊記,《青島文學》雜誌的編輯江灝、韓嘉川看過後,鼓勵、督促我寫下去,結
集出書,江灝大姐熱心地幫我搜集了很多資料,讓我特別的感動。
說來也是機緣巧合,這以後,我因私或因公有了很多機會,去了印度、西
藏、峨眉山、九華山等佛教聖地名寺,在這裏我要感謝孫玲女士、何琨女士和
尚明立先生,他們為我出遊費了很多心血,還為本書的出版聯係景區提供照片,
出了很多力。
本書能夠得到如意地出版,要特別感謝劉宜慶先生給予的幫助,他在編務
和創作無比繁忙的情況下,為我聯係和推薦本書的出版,讓我感受到文人間惺
惺相惜的情義,十分溫暖。
最後,我還要感謝我的義兄張雲山先生,以及任展超、孫榮嶸夫婦和胡傑
女士的捐助,使本書得以在普陀山、九華山、五台山、峨眉山、白馬寺、湛山寺、
天求禪寺等佛教聖地作為法物流通。
正如佛理所言,因緣相生,眾望所歸,這本書能得以出版,的確,凝聚了很
多人的心血和願力。
采集文明 傳播智慧
以智慧、慈愛、勇敢之心,做弘揚正見、培育人才、福利社會、淨化人心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