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鳳斬天龍(1 / 2)

題記:《臨江仙》

無奈春來連雨鬧,黃昏少酒先催。羌笛聲落夜早歸。樓台聽漢曲,多情又成堆。誰笑英雄昔日醉,杜康難戒心虧。古今成敗萬人追。千杯終褪缺,風把殘陽吹。

話說世間之事,皆因諸位生靈三世因果輪回萬千變化。自薑子牙受命天尊封神定位,各路仙靈魂魄自歸神位,世間千年沉浮落定,倒也相平無事。順眼之間,朝替更換,大唐之時,唐王太宗令三藏西去,自有鬥戰勝佛孫悟空、淨壇使者豬八戒、金身羅漢沙僧、八部天龍廣力菩薩白龍馬相助,經的八十一難,方成正果,至此以後仙界再無傳說留世。時光瞬去,時至中華2019。

單說這華夏神州,西北之地,名為西域。這西域自離東土也是數千裏之外。西域之名,早指周朝諸地。自漢代以來,西域狹義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中西域則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之地,其中包括神洲中、西部地區等地。

這西域新疆有一昌州人氏,名西江清月,號河西居士。自幼偏愛詩詞,時常以文者自樂,添詞論賦,家中收藏也是唐詩宋詞。此人喜好遊山玩水,貪酒三杯,時常攜帶酒具,去山間看那清水山美尋的靈感,歸來起筆添詞。

這時西域新疆正是花開鳥語時節,西江家中歇息,朋友相約前去山中避暑,心中甚喜,忙收拾衣物帶了數瓶好酒前去。

來到這廟爾溝山中,但見的此山景區集雪山、鬆林、草原、河流融為一體,自有天山風光特色。有才子何宣辰讚曰:廟溝新雨後,山色更清蒼。負氧彌天際,繁花滿澗旁。彎腰摘蘑菌,下壑上坡梁。待到晚霞照,歡歌出嶺崗。

此廟兒溝位於西域新疆烏市水西溝鎮中。廟兒溝西鄰照壁山,溝內河流水由天然泉水補給,溝穀南北走向,溝內淺草平鋪,雲杉高聳,流水淙淙,空氣清新涼爽。距溝口約十二裏之處有兩河交彙,有一數百米長、近百米寬的緩坡平台,碧草如茵。溝穀盡頭,為一兩峰夾峙的懸崖峭壁,一掛飛瀑奔瀉而下,高約十餘米,銀光閃爍,寒氣逼人,蔚為壯觀。兩側有雪山做屏,綠草鋪地,鬆林之中,自有做籬幽靜清新的劉家台子,相傳此處為曆代達官貴人所垂青之避暑勝地。

閑語不提,西江等進的山來,已是快近午時,尋的河邊寬闊草坪樹下,忙起灶烤肉,一片忙乎,西江見河水自上方而來,自帶一瓶美酒,給眾人打個招呼,順河而上。眾友知西江前去尋的詩文靈感,皆不阻攔。

西江順河道而上,一路邊走邊飲,離友約二裏之處,感覺困乏,尋一方石落座,起了酒瓶,自飲而完。恍惚之中,聽遠處林中自有嬉鬧之聲,甚是奇怪,這深山之中,遊覽之人皆是河邊聚餐,如此深山老林,為何有遊者相聚與此?便信步走進林中。

進的林來,見林中自有寬闊草坪一處,草坪之上有三老者相聚,二老者案上對弈,一老者側立一旁,不時指點,西江見這三老者仙骨非凡,皆是古裝打扮。再看傍邊,乃是二女子嬉鬧,嬉鬧之聲原來是這二位女子傳出,西江見這二人衣著一白一青,也是仙子裝束,心中好奇,此地為何有如此之人?皆非人間之士,不敢上前打擾,欲離身而去。此時隻聽的對弈中一老者言道:“素貞仙子,西江已到,為何不前去相迎?”

西江甚是驚訝,此為何人?竟知西江之名。這時二女子上前,其中白衣女子行個常禮言道:“素貞等在此等候先生前來,已有多時。”

西江忙學個古時禮儀拱手道:“西江乃凡間一人,豈敢打擾眾仙相聚。”

素貞笑道:“我等在此等候,自有要事相托,先生何必客氣。”

“凡間之人,皆是俗套,若不是有事相托,誰願等候?”素貞旁青衣女子言道。

“青兒不許無禮,先生也是文曲之人,若是得罪於他,定不給你好言。”素貞笑著言道。

西江心中頓時吃驚,這二人該是傳說之中白蛇素貞,青蛇青兒。這二人自有《白蛇傳》一書所著,今日豈非撞仙?

青兒見素貞勸說,不在言語。素貞領西江來到老者麵前,逐一介紹,西江聞聽更是一蒙,這三者竟是三位古時名家,方才對弈者二人,是許仲琳與吳承恩兩位前世奇才。這二人著書《封神榜》與《西遊記》,乃是後世千古神話,旁邊一老者西江也是聽說,此人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便為其所畫。

西江逐一拱手行禮拜見後言道:“眾人皆為古時之人,為何在此等候西江?”

素貞笑著道:“先生不知,尋先生前來,是為書作之事,先生好書文筆,也是西域怪才,這許先生與吳先生世間輪回之時,各自書寫一部神話之劇,但後事未完。先生知他們輪回之時也是辛苦,一生化去數十年之久,方能完本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