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國爬行式通脹 第六節 房價與股市的泡沫之巔
中國正處在一個特殊的發展時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我們的經濟增長水平持續在一個恒定的數值。按照往常的經驗,這個數字已經是經濟發展過熱的表現了,但是中國的狀況卻很獨特,這就體現在速度高與平穩發展並駕齊驅,增長速度沒有加快或者下滑的趨勢。
那麼在這種表麵七平穩高速的情況下,緩解股市與樓市的泡沫威脅,則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但是中國的經濟是否能夠一直這麼平穩地走下去,這依然是一個未知數,也是經濟學界討論的熱點。或許我們可以承認使我們對中國的經濟缺乏信心,是因為之前也出現過這樣的狀況,曾經在2003年中的時候,經濟就很蕭條,國家也作出了經濟增長要進入過熱狀態的判斷,原因就在於雖然後來發生了“非典”,但投資的增長速度卻依然 上升了,雖然幅度並不是特別大,從27%變成了28%,但這依舊是危 險的信號。因為中國投資的增長速度就是決定經濟增長速度的最主要 因素,如果投資的增長速度處於加速的狀態,那麼經濟就進入過熱的 狀態。相反,如果投資增長持續平穩,則經濟增長速度就會亦然。而在過去的那段時間裏,我們的投資增長速度基本都是穩定在22%左右,發展勢頭可以說還是良好的,但是現在的形勢都還在不斷變換,也因此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麵的困惑。
除此之外近來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讓很多人困惑,那就是通貨膨脹比較高,許多生活產品出現了價格上漲。那麼,它的背後又潛在著什麼?從根本上這其實並不是由於總供求關係嚴重失衡導致的。我們的製造業,迄今為止產品價值可以說都還是基本穩定的,價格上升的速度還是很慢的,並不存在大規模宏觀經濟總量的失衡。另外,中國主要價格上漲也與食品價格上漲是拖不了關係,但究其根本的原因還是國際糧價的上漲,而國際糧價的上漲又是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生物能源生產成本的提高所致,生物能源要用玉米轉化乙醇,所以玉米價格上漲,這個脈絡其實很清楚。
因此,就目前來看,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下慢慢轉變,這是一個基本判斷。但是,中國經濟現在也麵臨很多不平衡,麵臨很多新的問題。經濟增長速度是否穩定,總供求關係是否平衡,經濟增長情況的變化,同時又有出現一些很不平衡的現象存在,這些都在威脅著中國經濟的未來。
1.外貿順差太多
外貿順差和儲蓄是緊密相關聯的兩件事情,占GDP 50%酌居民儲蓄,在2006年的時候隻有41%一42%被用來投資,而剩下的8%就變成了外貿順差。試想,一個國家生產二十幾萬億的GDP,卻有接近10%被存到了外國人的賬上,這個數額怎能不讓人震驚。
2.外彙儲備過多
我國2007年年底達到1.6萬億外彙儲備,也就是說這些錢不是放在人民銀行的金庫裏麵,而是都投在某些國外的資產,特別是債券資產,借給美國財政部花了。而這筆巨額資金是具有很大流動性的,這就無意中增大了經濟運行的風險。
3.危險的泡沫
我們過去資金流向的目的地很單一,隻有銀行,沒有更多的投資渠道。現在逐步分流出來,這是我們發展資本市場的必然結果。為這些資金找到出路,是為了規避流動性增大的風險最好的辦法。而就現在的投資趨勢來看,大多數錢被投向了最可能發生財產泡沫的兩個市場:樓市和股市。但是,在這樣一個高速的恢複性增長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一些不現實的一些預期,很容易使我們這個處在發展初級階段的市場產生泡沫。在這個問題上,政府不見得是直接用行政手段幹預股市,但是卻必須做到在防止流動性過度增長的問題上起到貨幣政策應該起的作用。並且,監管部門、銀行和證券監管部門要嚴格監管銀行的各種貸款,防止各種貸款人市。現在不僅企業貸款可能入市,居民按揭貸款都可能人市。最後,還要從市場預期的角度,向老百姓說明, 特別是向退休者說明,向低收入階層說明:股市有風險,使他們客觀 地接受股市的風險,防範不正常的頇期,防範中國經濟出現大的泡沫。
我們的股市由於過去幾年股改,可以說是從根本上改變了股市的製度 基礎。同時又進行了各種監管,機構投資者也大量形成,導致了股市有了恢複性的增長。這可以說是非常可喜的現象,中國的股市終於可以開始起作用了,企業也終於能夠在市場中實現融資的目的了,並且現在存款搬家,在一定意義上也是合理的,並且是我們期待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