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非凡的貴族千金 1.武氏家族的發跡之路
萬物皆有源,一個人不是無緣無故地來到這個世界的,也不是無緣無故地成就一番功業的。說到武則天,我們不能不提到她的父親和母親。
武則天祖籍山西文水。從春秋戰國以來,直到宋朝以前,山西不是一個普通的地方,知名度遠遠超過現在。那時人才輩出,享譽青史的數不勝數。世家大族星羅棋布,文臣武將多如牛毛。武則天的祖輩也是官宦出身,但不是什麼大官,武氏家庭在山西沒有什麼名氣,更不是什麼世家大族,在那個講究門閥製度的時代,這無疑是武氏家族的硬傷。在這個世界上,誰不想出人頭地呢?武則天的祖輩前仆後繼,試圖讓武家的門第高大起來,但效果不明顯,實際上,到了他父親這一輩,武氏家族已經很不起眼,但是她的父親不願接受這一現實,想努力改變這一切。
她的父親叫武士彠,家中兄弟四個,他排行第四,三個哥哥都是務農的,勉強稱得上小地主。武士彠不願循規蹈矩地過一輩子的小康生活,他想發大財。他認為,在這個世界上,要是沒有錢,想徹底改變門第是不可能的,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何況門第隻是上層建築中的上層建築。於是,武士彠經商去了,成了一位木材商人。
應該說,武士彠的運氣是很好的,他經商的時候,楊廣已經取代他老爸成為大隋帝國的皇帝——隋煬帝。拋開曆史的偏見而論,楊廣是位了不起的帝王,遠比他的哥哥楊勇強。但他這個人有個致命的弱點:好大喜功。不但喜歡四處征討,還喜歡大興土木,到處修建離宮別館,其中最著名的是營建東都洛陽。大興土木,意味著對木材的需求量特別大,作為木材商的武士彠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商機,在長途販運木材中財源滾滾,一夜暴富。
武士彠有錢了,但武家的政治地位沒有絲毫改變。那時不像現在,你有了錢,成了企業家、商界名流、納稅大戶,對社會做出了貢獻,就可以進人大、政協。那時是沒有這層組織機構的,而且嚴格限製商人從政,那時的商人是沒有地位的。中國古代把統治階級以外的群體劃分為四個等級:士、農、工、商。士,就是知識分子,他們最有可能做官,所謂“學而優則仕”,所以被列為第一個等級;農,就是指農民,中國古代以農業立國,所謂無農不穩,農民是天下人的“衣食父母”,雖然他們大多沒有文化,但他們是這個社會不可或缺的階層,因此被列為第二等;工,就是手工業者,靠手藝吃飯的人,他們是當時的社會精英,提著個行李箱就可以走遍天下,所謂“良田萬頃,不如薄技隨身”,被排在了第三等;商人是最末一等,靠投機取巧賺錢,這在重農抑商和重視修身立德的古代社會,是最讓人看不起的一族。比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官方就有明確規定:商人出門不能坐車,不能騎馬,不能穿同一種顏色的兩隻鞋。這話的意思是,你左腳穿了白鞋,右腳就得穿黑鞋,人家老遠看見你,就知道你是個商人,混跡於黑白兩道兒之間,縱然你富可敵國,在政治上也輕如鴻毛。很顯然,商人的門第是不高的。
既然武士彠想抬高自己的門第,為什麼又要選擇經商呢?實際上這就是他高明的地方,他不想走尋常路。他不是一個讀書人,卻是一個了解時局走勢的人。自東漢末年以來,雖有西晉的短期統一,但中國社會大部分時間裏處於大分化、大動蕩的局麵,雄王霸主此起彼伏,割據一方、稱王稱帝者不可勝數,政治洗牌和格局重組成了幾百年來紛爭的主題。武士彠認為這樣的時代還沒有結束,盡管大隋帝國看上去強大無比,他堅信政治洗牌和格局重組的時間即將來臨,而這正是商人翻身的機會。
在隋代,改變自己政治地位的途徑有兩條,一條是科舉,一條是從軍。武士彠不是讀書的料,更不想“十年寒窗”苦讀,讓兩鬢熬出霜華。然而,要從軍又談何容易,一則,他沒有關雲長那樣的卓絕武功,二則,他也沒有諸葛亮那樣的運籌帷幄。他沒有氣餒,因為他根本不想像武夫那樣衝鋒陷陣賣命,也不想像那些軍師那樣絞盡腦汁地幹活。他是一位成功的大商人,商人的本質就是投機,他決定來一次乾坤大挪移,把商業投機變成政治投機。當然,兩者之間的跳板仍然是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