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一曲終焉(3 / 3)

“羌族鐵騎!”負責守城的偽燕軍都尉很有些經驗,看出了這支鐵騎的身份,話裏帶著顫音說道。

他的眼中,已經滿是絕望的神色。

數十名偽燕軍士兵癱坐在地上,全身上下如同從水裏出來一般,體力已經喪失殆盡。

照剛才那支鐵騎的威勢,別說城裏隻有千餘守軍,就算有十倍、二十倍人,也頂不了一點用。

完了,完了……

是夜,定陶千餘守軍一潰而散。

史朝義驟逝,十餘萬偽燕軍慘敗濮陽的消息,通過各種途徑,迅速地傳遍了天下。

天下震驚!

長安城舉城歡騰,百姓奔走相告,戶戶張燈結彩,宛如過節一般。

朝堂內,無數官員喜極而泣,淚流滿麵。

逆賊已死,天下一統之日還遠麼?

大唐的中興,已經近在眼前!

伴隨著史朝義死訊的傳播開來,河南的戰局迅速呈現出一邊倒的局勢。

郭涔率領一萬五千鐵騎以大迂回戰術,經汝南、梁郡趕抵濟陰戰場後,徹底定下了東線戰事的基調。

遭遇多路追擊的徐璜玉、李元遇,最後僅餘一萬兵馬撤至汴州。

四月下,兵敗任城的周子翔,在後有李忠臣窮追,前有阻截的情況下。又得知了史朝義的死訊,百般無奈之下,最終向李忠臣請降。

與此同時,西線兩路大軍相繼突破原武、新鄭,進逼汴州西郊。

新鄭城破之時,端木固率千餘殘兵麵對數十倍之敵,奮勇發起了最後的攻擊。經過一個時辰的血戰,全軍皆亡。

隨即,兩路大軍成鉗形之勢進逼汴州。

五月中,東、西線大軍對汴州形成合圍,總兵力達到十四萬之眾。

汴州城內早已人心惶惶,軍無戰意。

五月十四日,郭子儀將經過精心防腐處理地史朝義屍身,送入汴州城內。同時,遣使進行第三次勸降。

五月十六日,史朝靖、徐璜玉開城出降,李元遇引劍自刎身亡。

八月初,唐軍盡掌河北三州,完成天下一統!

時間飛逝,轉眼到了未來。

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已經七十歲高齡的楊錯奉詔參加德宗在麟德殿舉行的宴會。

在宴會上由一批舞女演繹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讓楊錯仿佛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

遙想當年,自己在華清宮的宴會間舞劍。何等的意氣風發,沒想到也會走到這一個地步。

人生如白駒過隙,不勝悲哉。

宴會完畢,楊錯沒有回府。而是前往自己無數遍站立的長安城牆,望著一路路從西域遠道而來的商旅穿過長安城門來到長安。心中得到了些許的安慰,回望自己這一生究竟是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真是難以訴說。

楊錯老邁的身影,站在古老的城牆上,夕陽西下,何等壯麗的畫麵。這幅畫麵還透露出一股子淒涼,誰說英雄遲暮,隻有英雄才會遲暮。

同年八月初二,一代名將楊錯病逝,享年七十歲。他的妻子和政公主也於同年九月去世,追隨楊錯而去。

一個時代落下帷幕。

楊錯在安史之亂後,西征西域,北和回紇,南安南詔,遏製吐蕃。完成男人一生的夢想。

然而楊錯卻敗在了自己人的手中,成為一生的遺憾。藩鎮和宦官,也追隨著大唐直到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