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風和,春光明媚。今兒的天氣正正好。
因著這難得的好天氣,原本懶得動彈的曲念稚和府中的姐妹們一道,跟著大伯母周氏出了門。
一家人要去懷恩寺上香。
說是上香,其實是為了給府裏年滿十四的大姑娘曲念珍相看人家。大伯母十分中意戶部楊尚書家的小兒子,而楊尚書夫人也有與曲府結親的意思,於是兩家人便約定了時間相看相看。
這件事情,大伯母商談得隱秘,瞞住了府裏上下。
原本曲念稚不想出門,母親這些時日受了涼,連著咳嗽了好幾日,她想留在家中陪著母親。
母親聽聞她不想去,連忙將她叫到跟前,開口相勸:“去吧去吧,懷恩寺的梨花開了,你摘些回來,我們做梨花棗糕吃。”
聞言,曲念稚哭笑不得,卻沒有立即開口搭話。
母親繼續勸她,握著她的手捏了捏,“去吧去吧,一冬都沒出過府,跟去活動活動,小姑娘家家要有朝氣。”
母親也是疼愛她,見母親沒什麼大礙,曲念稚便答應了下來。
*****
懷恩寺位於郊外,卻並不遠,坐馬車過去也不過半個時辰。曲念稚和大房的兩位姐妹坐在一起,聽她們說了一路的話。
曲念稚慣來話少,性子也懶散,府中姐妹皆知,是以她不搭腔,大姑娘曲念珍和二姑娘曲念安也沒見怪。
原先曲念稚以為,此行不過單純的去上香,可在大房兩姐妹的話語中,她漸漸聽出了一些意思,她忍不住淡淡地勾起了嘴角。
原來,大伯母還有這樣的心思。
不過又能怎麼樣呢?父親目前不想兄弟鬩牆,是因眼下為多事之秋,卻也不是怕了他們大房。父親能坐上吏部尚書的位子,完全是靠著自己打拚,這麼多年來,他們也不是沒有嚐過父親的厲害,可為何就是不肯老實下來呢?
大伯娘一如既往的厲害,這事原本瞞得嚴嚴實實,不想在她女兒這兒出了岔子。她是小瞧了她和母親?還是對自己兩個女兒十分放心?不管是哪一種,大伯娘這次都算犯了錯。
曲念稚心情極好,下了馬車嘴角都還帶著淡淡的笑意。她長相隨了母親,是一種淡雅的美,氣質平和嫻靜,舉手投足間帶著一股悠然。今日她穿了一件丁香色長袖褙子,下-身搭了霜色馬麵裙。這樣的顏色有些挑年齡,可穿在曲念稚身上並無違和感,反而極襯她的氣質。
一會兒的功夫,所有人都下了馬車,眾人稍作整理後,大伯母便帶著姐妹們走進了懷恩寺。
懷恩寺雖然算不上京城附近最大的寺廟,但是修繕得精致,自來香火旺盛,今日雖然不是佛教的大日子,但一路行來,卻也見了不少京中的達官顯貴。
走進正殿,隻見金頂輝煌,明柱素潔,佛像慈悲肅穆,寶相莊嚴。曲念稚雖然不太信這些,但也懷著一顆敬畏的心。
上過香後,小沙彌已經準備好了廂房,請她們過去休息。坐得一陣,用過茶水點心,那廂主座上的周氏開了口。
“難得今日天氣不錯,便不拘著你們了,都去寺中賞賞春景吧。”
四房的四小姐曲念夏和五小姐曲念芳聽了這話很高興,當即站起身來,向著周氏福了福,曲念夏臉上帶著笑意,俏皮地眨了眨眼睛,開口說道:“大伯母真是菩薩心腸,最最體貼我們這些小輩了,念夏多謝大伯母。”
周氏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好了,曉得你嘴甜,去玩吧,讓丫鬟們跟緊些,且萬萬不可跑遠了。”
“好,念夏省得,大伯母別擔心。”曲念夏歡快地應了一聲,拉著曲念芳便走出了廂房。兩人的丫鬟們趕忙朝著周氏行禮,然後急急地跟了上去。不一會兒,紛亂的腳步聲漸漸行遠,廂房裏安靜了下來。
曲念稚沒什麼反應,不動聲色的飲了一口茶。
曲念珍見曲念稚沒有動,便朝著自己的親妹曲念安使了一個眼色,曲念安明白過來,她站起身走到曲念稚身邊,親熱的拉住了曲念稚的手,“三妹妹和我一同去賞花吧,聽說寺中的梨花開得不錯。”
曲念稚哪裏不明白大房兩姐妹的意圖,她從善如流地站起身來,看向曲念珍,“大姐姐不和我們同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