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通融達變,智欲圓而行欲方 9 做人要方,也要圓(1 / 1)

第九章通融達變,智欲圓而行欲方 9 做人要方,也要圓

做人要方圓有道,就必須講究一點“心眼”。為什麼銅錢是內方外圓?這就是中國辨證哲學的集中體現,做人要方也要圓。

圓為靈活性,隨機應變,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方為原則性,堅守一定之規,以不變應萬變。人的智慧雖然應圓融無礙,但在具體的作為上卻不能模棱兩可。也就是說,做人必須遵守一定的法度和規則,以便立足於社會之中。

乾隆帝晚年,和珅位高權重,幾乎一手遮天,大小官吏趨炎附勢,奔走門下。紀曉嵐卻始終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堅決不與他同流合汙。

有一次,和珅新造了一座府邸,並在花園中建了一座涼亭,建涼亭當然要題匾,和珅便求紀曉嵐為其題匾。紀曉嵐雖不想輕易得罪和珅,但又看不慣其所作所為,便想暗中嘲弄他一下。

紀曉嵐謙和地接待了和珅,鄭重其事地為和珅寫了兩個大字:“竹苞”。這“竹苞”二字本是《詩經·小雅》中的詞語,其原句是“如竹苞矣,如鬆茂矣”,所以人們常以“竹苞鬆茂”代表華屋落成,預示家族興旺之意。和珅見紀曉嵐隻寫“竹苞”二字,以為文簡意豐,別有韻味,便製成金匾,端端正正地掛在亭上,還時常向人炫耀。

沒有多長時間,乾隆來到和府遊玩。到了花園,乾隆看見亭上的匾,便問和珅是何人所書。和珅奏過後,乾隆說道:“是啊,也隻有紀曉嵐才能寫出這種詞兒來……”說罷居然哈哈大笑,和珅聽皇上笑得弦外有音,心中疑惑不已,卻又不敢多問。同時陪乾隆遊玩的還有大學士劉墉,他見和珅一臉茫然,就對和珅笑道:“和中堂,鄙人之見,這個紀曉嵐在和你開玩笑!”

和珅更加不解。劉墉笑道:“您把‘竹苞’二字拆開來看,豈不是‘個個草包’嗎?”和珅這才恍然大悟,心中又羞又惱。

這就是一個方圓做人的例子。當對手非常強大或十分難纏時,當自己處於不利的地位時,不妨轉換一下思維采取另類行動。

做人要圓。這個圓絕不是圓滑世故,更不是平庸無能,這種圓是圓通,是一種寬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與人為善,是居高臨下、明察秋毫之後,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別人的弱點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別人高明而盛氣淩人,任何時候也不會因堅持自己的個性和主張讓人感到壓迫和懼怕,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隨波逐流,要潛移默化,決不讓人感到是強加於人……這需要極高的素質,很高的悟性和技巧,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圓的壓力最小,圓的張力最大,圓的可塑性最強。

可方可圓,能夠把圓和方的智慧結合起來,做到該方就方,該圓就圓,方到什麼程度,圓到什麼程度,都恰到好處,左右逢源,就是古人說的“中和”、“中庸”。

能做到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可進可退,可方可圓。這樣,你的人生就達到了高境界,不論何時何地,你都不會吃虧。

做人要方也要圓,就宛如一對孿生兄弟姐妹那樣,他們總是“形影不離的相親相愛著”,並且還相互的遷就著彼此而心心相印的奮發圖強。方圓相融,方能八麵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