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曆:當看到他人顯露出驚人的記憶力時——詩詞歌賦看一兩遍便能背誦、考前隨便翻翻書就能拿到好成績……往往讓我們既羨慕又嫉妒,從心底懷疑自己的智商:“為什麼我的記性這麼差?為什麼我沒有這種超能力?”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智商相差並不大,記憶能力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學習成績的好壞。但好的記憶力不是天生的,後天的努力可以讓記憶能力發生質的變化。據史書記載,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小時候記憶力非常差。讀書時,需要背誦的知識很多都不能按時完成。老師檢查作業時,他總是這個記不住,那個也記不住。但是,他並不氣餒,而是抓緊一切時間進行記憶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他成為記憶力較強的人,這也為他後來成為偉大的史學家創造了條件。

由此可見,人的記憶力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經過後天的鍛煉取得的。隻要方法得當,就可以擁有良好的記憶能力。記憶方法多種多樣,如聯想記憶法、顏色記憶法、圖像記憶法、列表記憶法、重複記憶法、簡化記憶法、諧音記憶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總結適合於自己的記憶方法。但千法萬法都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要活記活用,不可死記硬背。

為了幫助廣大中學生認識到記憶方法對於學習的關鍵作用,並使他們輕鬆掌握高效的記憶方法,我們特別編寫了《這樣記憶最輕鬆》一書。全書從興趣、情緒、習慣、方法、環境等九個方麵收集整理了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多種記憶方法。我們相信,隻要大家肯花時間打開這本書,並仔細閱讀,就一定能發掘記憶潛能、提高記憶能力,為提高學習成績打下最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