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說到周平王東進,周王室東遷,要從他的父王周幽王說起。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開創了周氏天下,周武王推翻商紂正式創建周王室。幾經人世風雨滄桑,到了公元前781年的周幽王,已經是周王室的十二位君主,周天子已經曆時二百六十九年。
周幽王姬宮湦是周宣王姬靜的嫡長子。母親為齊國人薑後,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在位十一年。被義渠犬戎所殺的時候,也隻有24歲。
公元前781年。這一年,周宣王病重。朝中知名重臣召公告老,仲山甫已經去世。病榻中的宣王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便招尹吉甫、召公托孤。
人將死其言也哀。臥床中的周宣王已瘦弱枯槁,說話有氣無力。周宣王氣喘籲籲地說:“朕依賴諸卿之力在位46年。南征北戰,今也算四海安寧,隻是這一病難以康複,太子宮湦尚在年幼,且不成熟,各位要盡力教化輔佐,不能辜負了周氏江山。”
尹吉甫、召虎二重臣跪地叩首表示領命。
這時,太史伯陽父一直守候在周宣王的寢宮外。等二位重臣走出了周宣王的寢宮,三人議論起前天晚上宣王的夢,心生驚恐。三人內心猜測:宣王難過眼下這一關了。
這一天是周氏太祖祭日。
重病中的周宣王恪守齋房,恍然入夢。夢中自己正在太廟中祭拜,隻見一美貌女子飄然而至。宣王大聲嗬斥,那美女全無懼色。周宣王命左右將美女拿下,卻無人應答。周宣王眼瞅著那女子走進太廟大哭三聲大笑三聲,然後不慌不忙將太廟供著的先主牌位捆成一捆,夾在左臂下,出門向東去了。周宣王大叫之中醒了,才知道是一個夢。叫來太史伯陽父來解夢。伯陽父推說自己要翻閱史書琢磨琢磨後再來稟報。
三人正在揣摩釋析著周宣王夢的寓意,寢宮傳來一片呼喊聲,出來的人說:宣王已處彌留、不省人事。
於是文武大臣日夜堅守在周宣王的病榻前,不肯回家。
禦醫前後忙活,更不敢怠慢。
然而就在入夜,王室宣告:宣王駕崩。周宣王姬靜苦心經營,在位四十五年。使得當年周厲王造成的分崩離析的局麵得以修複,周王朝得以安定下來。
宣王後是齊國人薑氏,此刻悲痛欲絕,命顧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領百官扶太子姬宮湦行舉哀禮發喪。
姬宮湦在周宣王靈前宣告繼位。並立申伯之女申姬為後,立申後長子姬宜臼為太子。申伯也因此晉升申候。
不過沒多久太後薑氏也去世了。姬宮湦在料理喪事過程中,眾臣不見幽王有任何悲傷,重臣心中不解。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重臣逐漸發現了這位新立的周幽王是一個暴戾寡恩、動靜無常,似乎還處於沒有長大的小兒時節。姬宮湦在大喪之時竟也是酒肉無度、且在與宮女玩樂,全無一點悲傷。群臣看在眼裏,不禁為朝政擔憂起來。
周幽王對顧命老臣的忠言有時也注意一些。隻是不久顧命老臣尹吉甫、招虎相繼去世。周幽王另用了虢公、蔡公與尹吉甫之子尹球並列三公輔佐。由於這三位重臣都是周幽王一手提攜,所以對周幽王唯命是從。也是幽王看好他們的阿諛逢迎、唯王所欲。於是幽王開始了自己肆無忌憚、花天酒地的癡迷生活。對朝政不用心,對百姓生活更是熟視無睹。
一天,三川守臣打馬疾馳來報,說箐、河、洛三川發生了大地震,上萬百姓在受災難塗炭、衣食無著,正在水深火熱之中。
周幽王聽了這緊急稟報之後,隻是卻付之一笑。不僅不想朝廷救助,反而責怪來報的三川守臣說:“山崩地裂是世間常事何必來報。”
然後不容左右說話即揮手退朝,回宮與後宮的宮女茲樂去了。
伯陽父憂心忡忡,他知道大地震帶來的山崩使河道堰塞,將會發生次生災害,而這次生災害將更加嚴峻威脅百姓生命安全。現在是房屋倒塌而後便是堰塞堵住的水道泄洪,連串的災難威脅百姓。如果沒有國家的力量來防範,黎民生死難卜,江山社稷不保。於是私下裏與正直的士大夫趙叔議論心中的焦慮。
伯陽父說:“箐、河、洛三條水係都發源於岐山,地震帶來的危害不能輕估啊!聽過去的人說:伊洛河枯竭而夏朝滅亡;黃河枯竭而商朝滅亡。現在三川都處於大地震之中,三川都有因被阻塞而泄洪的危險。而岐山是前周文王發跡的吉祥地,那裏的百姓遭難,西周的江山怎麼能太平啊。”
趙叔深有感觸,不無擔憂地說:“天子不理朝政,任用那些隻知道阿諛逢迎、不能提醒天子勤於朝政,無視黎民百姓的苦難,怎麼能保社稷江山。我一定直言奉勸天子。”
伯陽父說:“恐怕說了也沒用啊。”
兩人的議論間就被旁聽到的人報給了虢公,虢公姬虎深恐趙叔直言幽王說自己是奸佞臣,所以趕緊稟報周幽王,並花言巧語一番,述說伯陽父與趙叔妄說國政誣陷大王,周幽王聽了對伯陽父和趙叔心有忌憚。等趙叔來求見大王的時候,就被周幽王阻止在宮門之外,沒來求見都是這樣,趙叔終日憤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