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大業(二)
紅袖看著虞小宛那攝人心魄的容貌,她也感到難以抗拒,讓虞小宛將女兒抱了去。
虞小宛又回頭抱過了紫寧,將紫寧交到紅袖的懷裏。
紅袖抱過了紫寧,紫寧似乎感覺到些許不妥,她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看著紅袖,但也沒有哭鬧,冬至和紫寧似乎都有某種默契,都乖順地接受了另一個“母親”的懷抱。
汪直低斂著眉眼,他說道:“這般算是公道了,你說是不是?劉賜。”
劉賜說道:“自是公道,我們必好生照料紫寧。”
虞小宛含著淚笑道:“冬至在我這裏,你們便放心吧,這是我侄女,我必不會虧待她。”
汪直點頭,說道:“那便如此吧,明天即布告江南你我聯手之事,三日後到那‘江南會’擺開宴席,宴請這江南的豪商們,落定我們的開海之策。”
劉賜難抑激動,說道:“如此是最好,同濟會和五峰船主果然聯手了,這開海大業就上了正軌了,從此廓清大明海疆指日可待。”
汪直說道:“這般劇變,想必路途艱難,但既然能名正言順地做生意,就沒人願意當賊,所以努力共勉吧。”
劉賜由衷說道:“謝過船主!”
這一夜虞小宛和白九州留在了姚家內,汪直也解除了軟禁,劉賜感覺到汪直對虞小宛和一雙兒女的眷戀,這自是讓他感到欣慰,有虞小宛在,他和汪直之間的信任就有了堅實的紐帶。
而汪直眼看虞小宛來到,他明顯也放鬆了些,他是最老辣的江湖人物,他自是看得明白虞小宛和劉賜之間的情感,虞小宛對劉賜帶有母親對待兒子一般的情感,而汪直更看得出對於劉賜來說,虞小宛像是半個母親,半個姐姐,甚至是半個情人,汪直體味得到他們之間那種血脈相連的情感,所以汪直不懷疑他們之間的信任。
第二天的清晨,汪直在虞小宛的陪伴下走出了姚家,在西湖上泛起了舟,他悠閑地在湖上搖蕩,看著西湖美麗的湖光山色,他對虞小宛歎道:“快四十年了,我罕得這般自在地出入江南,更不曾這般悠閑地泛舟西湖。”
虞小宛笑道:“我們和同濟會一起開了海,就是做上了明正言順的生意,日後慢慢把這生意坐起來,咱們的船隊,咱們的身份也就變得名正言順了。”
汪直鬆了鬆身上那布衣的衣襟,此時是秋涼時節,秋日清晨涼爽的風吹得汪直心神大暢,他的眉目變得越發的柔和,他們的小舟靠近了蘇堤,隻見蘇堤上滿是來來往往的布衣儒生,這些年輕人肩上背著書架子,許多人手上還捧著一冊書卷,邊走邊讀著,蘇堤的北麵是夫子廟,這清晨時節是這錢塘讀書人進出書堂的時候。
汪直讓船停下來,他看著蘇堤上這絡繹不絕的、來來往往的讀書人,他喃喃歎道:“錢塘真是人文昌盛之地。”
虞小宛笑道:“大明立朝以來,十個狀元四個出自蘇杭,這錢塘自是天底下讀書人第一等向往的地方。”
汪直那滄桑斑駁的臉上露出微笑,他那眼角的皺紋隨著眼中的笑意而被拉得越發漫長了,他說道:“還是讀書好”
汪直說著,他一邊伸手逗了逗虞小宛懷裏的兒子紫川,說道:“咱們兒子長大了,要當個讀書人,考狀元。”
虞小宛勉強地笑了笑,說道:“都希望自己孩子能考狀元,光耀門楣,我們娘也是,自己命不由己,入了風塵,隻盼著自己兒子能金榜題名。”
汪直笑道:“自是如此,而且從匪的,從娼的,更是如此,這輩子掙了錢,就想讓後人從良,最好能高登廟堂,從來沒有海賊希望自己的後人也是海賊。”
虞小宛歎道:“劉賜十一歲童試奪魁,母親和我都以為他從此要踏上正途,有朝一日就要金榜題名,誰曾想如今還是流落江湖”
汪直那眼角的滄桑越發的深重,他笑道:“我又何嚐不是,當年我是個儒生,一心要科舉中榜,光耀門楣,但是誰知道命數如此,我倒成了天底下頭號的海賊頭子。”
汪直直至今日,無論他掌控了多大的權勢,他始終是穿著一身布衣儒服。
虞小宛收斂著情緒,笑道:“世事曲折,但如今咱們也回歸正途了,日後咱們做上了明正言順的生意,再讓朝廷給你封個官爵,咱們家也就成就一個名門了。”
汪直微笑著,他的眼中閃爍著豁達的光彩,他說道:“世途險惡,這廟堂之高,這官場之上,可遠比大洋上要險惡,盡力而為吧。”
如果您覺得《絕代宦爺》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37/37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