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天氣晴朗,江一塵背起藥箱,喬裝成一個遊醫,在江一帆的反複叮囑下,往洛陽方向行去。
直到江一帆的身影在視線中消失,江一帆才從城樓上怏怏的下來。胡婉心道:“一帆這麼大人了,本事不比你小多少,也不是初出茅廬,你擔心什麼?”江一塵道:“一帆本事再大,再有經驗,在我眼裏,始終是個需要照顧的弟弟。”胡婉心笑道:“知道你倆兄弟情深,可也不要這樣杞人憂天,弄得人心裏都是慌慌的。”江一塵哈哈一笑,不再提此事,可心裏始終有點擔心,其實這做奸細的工作,比起戰場上真刀實槍的搏殺,危險性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憑著江一帆的修為,也能安然脫困。
江一帆做足了準備,刻意用帶著嶺南口音的官話替代了成都話,除了幾兩碎銀子也沒帶別的,藥箱上麵掛著一幡,“專治疑難雜症”六個字寫的醒目張揚,落款是“華佗再世”,先是向東,臨近洛陽是折而向南,再從南門進入。
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世界“四大聖城”之一。“河出圖、洛出書”,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均誕生於此,道學發源於此、儒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理學光大於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譽。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在東周王城以東,漢魏故城以西18裏處,新建洛陽城。
長安為政治中心,洛陽為當時的經濟中心,玄宗長期居洛陽,曾敕令大修中嶽廟,並賜風穴寺(在今汝州)內佛塔名“七祖塔”。開元元年(713年),改洛州為河南府。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於洛陽置都畿道。天寶年間,改東都為東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陽。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東都為神都,對都城進行擴建,修建了明堂、萬國天樞等。武則天稱帝後,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定都洛陽,以更大的規模開鑿龍門石窟,奉先寺盧舍那大像龕便是盛唐雕刻藝術的輝煌代表。武則天還令薛懷義為白馬寺住持,大規模整修白馬寺,佛教在中國臻於鼎盛,佛教史上勢力最大、影響最廣、流傳最久的教派禪宗在洛陽形成。
安祿山叛亂之初,封常青曾率兵在洛陽和叛軍激戰,兵敗後西撤,洛陽為安祿山所占,後來洛陽得而複失,都未在城內發生過戰鬥,加上史思明一年多的經營,整個洛陽城已經恢複了昔日的繁華和熱鬧。
守門士兵簡單打量了一下江一帆,也沒做盤問就揮手放他進去了。江一塵踏進洛陽城,精神不由得一振,在大街上一邊行走,一邊四處觀察。
軍營都在城外,除了史思明的禦林軍,絕大多數士兵都駐紮在郊外,加上春節已過,因此大街上見不到幾個士兵。
江一帆走了一段,覺得還是先找個客棧安頓下來為好,打探消息的事並非一時半會就能完成,也可能十天半月都得不到一絲音訊,這份耐心還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