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堂課:境界——看重·看淡·看開 要錢,還是要命(1 / 2)

第24堂課:境界——看重·看淡·看開 要錢,還是要命

我追求的是——首先要把“必須做什麼”和“應該做什麼”的責任和義務從我的辭典裏刪去。這幾年我就是一個不斷刪除的過程。目前來說,還沒有刪完……我現在更關心的是做我自己的人體實驗。一個人健康是怎麼來的,思維對人的健康有什麼影響。我就想做一個實驗:當我停止思維的時候,可能我就不得病了,也不衰老了,可能也不死,就會活得很長,活到150歲。

——張朝陽(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曾在某人的博客上看到過一段經典文字:“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人經曆了先是窮得不行,後來是累得不行,現在是煩得不行。改革開放治了我們的窮病,當下中醫保健的流行是治療我們30年來拚命工作累出的身病,而文化複興是治療我們不管掙多少錢都越來越煩躁不安、患得患失的心病。”

誠哉斯言!人類有一個最大的敵人,那就是欲望。很多人生活得那麼痛苦,缺乏幸福感,並不僅僅是因為缺錢,而是被各種無休止的欲望所折磨。由於控製不住欲望,於是順理成章地在欲望的鼓惑下,義無返顧地投身於物欲橫流中。古人雲,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得到的同時,就必然意味著我們有可能失去些什麼,比如健康和生命。讓我們看看下麵這份觸目驚心的名單吧:

2002年7月31日,56歲的青島啤酒老總彭作義,在絲毫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遊泳時突發心肌梗塞去世;

2004年3月4日,52歲的大中電器總經理胡凱,因突發心髒病逝世;

2004年4月8日,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邁,在很疲勞的情況下獨自一人去健身房,結果在健身過程中心跳驟停,突然辭世,時年54歲;

2004年11月7日,以“膽大包天”著稱的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因勞累過度,患腸癌醫治無效,英年早逝,年僅38歲;

2006年1月21日,上海中發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南民,因患急性腦血栓,搶救無效撒手人寰,年僅37歲……

如果說上述人等都是被欲望支配顯然有些不妥。無可否認,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需要為成功付出相應的努力。實際上也正是靠著“拚命三郎”式的精神和工作方式,他們才能夠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在財富路上一馬當先。然而,做“拚命三郎”的代價未免太過沉重。他們的成功,幾乎都伴隨著身體狀況的每況愈下,直至崩潰、垮掉。

據說,IBM前總裁湯姆·華生,很早就被診斷出患有心髒病,但他拒絕入院。為了說服他,醫生特意帶他到墓地“洗腦”,看著林立的墓碑,華生豁然超脫,第二天便遞上了辭呈,開始了全新的生活。難道我們一定要等到醫生提醒時才能醒悟、才肯超脫嗎?誠然,“天道必定酬勤”,勤奮是成功的必經之路。但是,成功同樣離不開健康的身體。而且,如果健康不再,成就再大又能怎樣?永遠不要忘了,健康是1,抹掉這個1,成功、金錢、快樂等等這一切都會歸零。隻有健康才是最大的生命意義,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看重自己的健康。任何事情,都要以不影響身體健康為前提。

沒有任何財富,能勝過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任何快樂,能超過內心的喜悅。巴菲特說過:“習慣的鏈條在重到斷裂之前,總是輕到難以察覺!”這是投資的原則,人生的原則,也是健康的原則。世上有賺不完的錢,但人生苦短。很多人並非不懂這些,隻是他們已經習慣了拚搏,習慣了把明天後天大後天的工作提前提前再提前,但他們的身體遠不像他們的意誌那麼堅韌。很多時候,他們是在苦撐,直到撐不住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