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組的調研報告會之後,陸續有鄉鎮政府向上級請求發放對上一個季度一月,二月中民房、農田受到台風和洪澇災害的補償款。
同時,地方水利部門監測到他們各自負責的流域,降雨量和河流水位都出現了反常。
如果說專家組提交上來的洪水預測模型隻是一個強有力的論據的話,那這些地方上送來的,陸續送來的消息就是災害的前兆。
林老不敢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冒險,當即拍板決定,立刻動員所有部門鄉鎮企業地方水利局,全力抗洪搶險。
林老將情況上報給上級,同時盡可能地調動他手上能夠掌握的資源。
幾天之內針對不同部門,不同群體的會議開了一個又一個,林老口幹舌燥地表示:
“命令長江,嫩江,鬆花江等地方的所有官兵緊急集合,所有現役士兵就近駐紮險灘,巡邏長江堤壩、防汛湖、防汛渠等地方。”
會議室內擠滿了人,王秘書為了提高開會的效率,直接將幾個部門的人都叫到了一起,有些人沒有位置,隻能站著聽林老的吩咐。
“第二,動員退休幹部和士兵,所有的退役士兵三天之內到當地政府報到,並於三日後集中到最近的危險流域裝沙袋,加固防線湖,以及河堤。”
“第三步,所有的企業出動貨車,挖掘機,配合官兵疏通河道,在洪水到來之前加強河流流水的容量,加深防湖防汛區等防汛的裝置。”
“地方政府啟動二級應急管理預案,提醒城內居民注意防汛,準備好防汛物資,同時組織救援力量應對突發情況。”
會議室的大喇叭開著,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林老說的話上。
這時候,會議室的門外,林誌遠從外麵探了個頭進來,聽了幾句之後,又靜悄悄地把小門給關上了。
“林老在給各大企業,鄉鎮政府還有相關部門開動員會議。”林誌遠向陳東介紹。
陳東聽後,在心中默默算了算,現在離洪災爆發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如果可以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將危險區的居民搬遷出去的話,一個月的時間之內應該可以完成這項工作。
隻是他在門外聽林老說了這麼多,也沒有說到具體的轉移計劃,陳東心裏有些著急。
後世的那一場特大洪澇,可是奪走了四千多人的生命,讓將近兩億人受災。
也許政府部門在做相關決策的時候,必須要保持一貫的嚴謹和保守風格,這樣才能不引起市場恐慌情緒。
但是如果非要等到他們預見事情嚴重性的時候,才開始考慮轉移,到那時候轉移的就不是居民,而是災區群眾。
陳東在門外聽見林老繼續說,“我們政府部門,將會撥款用於采購設備,這批設備主要有發電機手電筒,燃油設備等等。”
“同時我們將會從醫院采購一批藥品,以應對突發狀況。”
“同誌們,抗洪搶險任務艱巨,大家......”
見林老好像沒有轉移地勢低窪地帶居民的意思,陳東沒忍住,直接推開了會議室的大門。
“哐當”一聲。
大家紛紛往後看,隻看到陳東和林誌遠一前一後,從外麵走進來。
幾個認得陳東的政府部門的人低頭向旁邊滿臉疑惑的同事介紹道:“這位是龍騰的老板,我在這棟辦公大樓曾經見過幾次。”
“據說,他跟李老的關係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