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誌遠在龍騰總部辦公室,宣讀著H國財政部新發布的一係列改革和調整措施。
提到提升銀行利率這一條,林誌遠的心抽了一抽,“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做空H國市場的借貸資金,成本要上升了?”
陳東笑了笑,“利率一下子就上升了8%,按照我們手上現有的沽空單規模來計算,我們的持倉成本,起碼要增加一個億美元。”
“這還單單隻是成本,要是算上手續費和保證金的話,起碼要少1.5個億。”
旺財聽到這話,就更加看不懂了,“那我們現在還把著沽空單不放?”
陳東冷笑著搖頭,“你倒是看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來的其他條件是什麼?”
“第二個條件。”林誌遠將視線重新放回到報紙上,“要求H國政府實現貨幣的完美自由兌換。”
旺財忍不住吐槽,“這不就是把自由市場的那一套,搬到亞洲來了嗎?”
“H國貨幣市場先前實行的是有限製的浮動幅度,就這樣韓元市場還是被我們打壓得抬不起頭。”
“如果保持貨幣完全自由地兌換,那對我們來說是絕對的利好啊!”
實行貨幣的自由兌換,這意味著韓元在短期內彙率將會麵臨巨大的波動。
這種操作,對於還在貶值當中的韓元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最重要的是,也方便了國際炒家,讓他們能隨心所欲地掌控韓元貨幣市場。
“第三個條件是什麼?”旺財好奇地問。
“第三個條件,放鬆對金融部門的管製......”林誌遠念到這裏,連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又重新看了一下報紙。
這份報紙是韓文翻譯成中文的,不過即便是看著中文的版本,林誌遠也能從字裏行間看出報道上用的春秋筆法。
報紙上主要強調的主語,是H國政府,而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而且關於幾個條件的報道,他們也並不是直接說明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來的條件,反而強調是基金組織與金管局商量之後,決定的股市挽救政策。
“意思就是,將來我們再進入H國貨幣市場,限製就少了。”
林誌遠看向陳東,“看來這個貨幣基金組織,是站在國際遊資這一頭的。”
陳東從躺椅上坐起來,順手抓了一把瓜子放進嘴裏。
“貨幣基金組織提前說明了,這筆國際援助資金,是以恢複H國經濟為目的,進入H國市場的。”
陳東可算是看清了他們的麵目,“如果他們真的有心的話,就會直接將資金打到金管局和H國資產管理公司的賬戶上,由H國政府自己來製定本國的經濟調整政策。”
“可是加上這幾個條件之後,國際援助的資金,就變成了挾持H國政府的利刃。”
陳東磕著瓜子玩笑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是在雪中送炭啊,還是趁火打劫?”
旺財皺著眉頭,“這也太缺德了,前麵兩個條件都能忍,就是第三個條件,這不明晃晃的打劫嗎?”
“為什麼這樣說?”阿芳沒有聽明白,好奇地問。
旺財轉過身,耐心地向她解釋:“H國緊張地籌備了將近一年的金融監督方案,本來是打算趁著年末的時候,完善金融監管體係的。”
“簡單地說,新任的金融監督員,其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對於金融部門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