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會議上,龍騰電子的高管還在等陳東下最後的命令。
“一百萬台,是絕對不夠的。”陳東敲著桌子。
高管們在電腦麵前,都傻了眼,ipod是個新產品,當初說要發行一百萬台的時候,他們心裏就在打鼓。
畢竟這東西還沒有經過市場的反饋,盲目擴張生產規模,到時候很有可能會血本無歸。
“生產線那邊抓緊招募工人,產品上線之後,我要立刻建立新的生產線。”陳東吩咐。
王安鄭重地敲下了一個“是”字。
接著陳東在聊天版麵上輸入一句話,“如果沒有什麼事的話,就直接上線吧。”
幾乎在同一時間,索尼idis與ipod同步上線。
不同的是,索尼idis,一台售價500美元,有收音、播放音樂功能,可以儲存35首歌,ipod一台售價399美元,多了一個錄音功能,可以存儲40首歌。
索尼有大資本推廣,有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在線下電子領域更是有著強大的品牌號召力。
而陳東的產品,一沒線下推廣,二沒實體廣告,上線之後效果不盡如人意。
龍騰電子的工程師,得到了第一天的銷售數據之後,都很是氣餒。
陳東辦公室,安妮拿著最新的ipod銷售數據走進來,旁邊的龍騰高管麵色凝重。
“各位,產品上線才幾天,按照目前互聯網的傳播速率,有冰凍期是正常的。”陳東很有底氣的樣子。
他經曆過電子狂熱時代,他知道一個小小的MP3,將來會在互聯網領域,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擔任怎樣的角色。
一百萬台產品,上線十天隻賣了一萬。
王安是全程跟著這個項目的人,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他還是忍不住懷疑,陳東的話值不值得信任。
“老板,既然互聯網上賣不動,我們還是增加線下的實體店,”王安猶疑著,“我們的產品有很大的優勢,沒有必要非要跟互聯網掛鉤。”
“不,”陳東搖頭,“互聯網必然是未來的趨勢,今天我們不抓住這個風口,我們將會在這個領域失去很多的話語權。”
他更關注的還是抽象的東西,比如說商業運作、豪華包裝、數字結構等等。
可是這些抽象概念,陳東就算跟他們解釋了,他們也無法切身領會。
林誌遠沉默了半天,看向陳東,“我們的產品上線之後,主要是在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方銷售。”
“這些地方互聯網建設比國內要早,相對地,互聯網環境也比國內要成熟,可是我們的劣勢也很明顯,那就是我們在這些國家鋪設銷售點,很難與當地的互聯網公司競爭。”
“其實我們可以在國內同步上線產品,這樣將市場麵擴大,也許可以解決銷售的問題。”
馬國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在一邊附和:“對!我們的東西要放到別人家門口去賣,雖然地區是給了我們平台,可是我們聲音小啊!”
這話旺財很早就想說了,既然馬國良開了口子,他趕緊補充了一句:“別人都不知道我們手裏有這個東西,我們也沒有足夠的品牌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