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良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
於是,他便不由自主地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美元強勢,就意味著和美元掛鉤的貨幣也會變得強勢,而這種情形對於和美元掛鉤的很多國家而言,特別是對於那些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外向型國家而言,無疑算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對不對,因為出口成了問題,產品積壓,經濟嚴重受挫。你可以想一下,有哪些國家存在這樣的情況!”
“泰國?”旺財靈機一動,脫口而出說道。
“還不止哦!”旺財又想了一下,開始一一點名,“除了泰國,還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星加坡、泡菜國等等。這幾個國家的貨幣大都實行的是固定彙率製,而且都是強勢地和美元掛鉤。”
實際上,旺財和馬國良都知道的是,絕大部分國家的貨幣都隻能和美元掛鉤,因為它們本國的貨幣根本無法實現全球化,也就是以結算貨幣的形式出現。
所以這些國家的貨幣,最多也就是在它們本國或者相鄰國家或者區域內用於交易。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一種新情況,鷹國和漂亮國為了爭奪世界的外彙儲備而進行了激烈的競爭,但因為漂亮國的實力太過強橫,所以才會出現布雷頓森林體係。
對於馬國良說的這些,旺財聽了以後,雖然覺得他說得有些道理,但也認為他說得太淺,對於自己理解相關問題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反而讓他的思維有些亂了。
於是,他隻是使勁地翻個白眼:
“你以為,真有你說的這麼簡單?本國貨幣和美元掛鉤的貨幣又不是一個國家,不說別的,就近在咫尺的華夏,同樣和美元倒掛,這又怎麼說?”
馬國良神情一滯,顯然是答不上來。
剛才,他還以為掌握了陳東思考的精髓,但是現在看來,一碰到實際問題,他就有點抓瞎了。
不得不說,自己和老板的差距有點大啊……
至少在老板那裏,顯得舉重若輕的各種經濟數據、案例模型,對自己而言,還是要好好想想的。
馬國良當然知道,此時的華夏沿海,為了從國外引進資金和技術,正在大興土木。
那裏正在大規模實現通水、通電,通路,平整場地。就是說,隻要有錢,工廠就能開工。
但他沒有注意到的是,在華夏國內,有著東南亞任何一個地方都比不上的優勢,那就是它有著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市場,也有著近乎無限的購買力。
隻要有著這麼巨大的後盾,那就意味著華夏即使盯住美元,也可以不懼彙率升值所帶來的壓力,至少可以扛住很大的風浪。
第二天,旺財就開始按陳東之前的吩咐,和泰國各大銀行聯係,總計借入了價值200億美元的一年期的遠期泰銖合約,並力爭將利率鎖定在年化8%的水平。
不得不說,這是一筆數目巨大的借款。
之所以並沒有借入更多,是因為他們的資金很多都投在俄羅斯國債市場上,又需要用大筆金錢來購買糧食,一時都抽不出來,甚至可以說,需要大筆金錢入場,而現在的200億美元的額度已經足夠。
要知道,即便是不斷膨脹的量子基金,雖然主基金的資金規模不再擴大,如今,其主力基金也僅是維持在大約140億美元。至於多出來的資金,更多是投到了類星體國際基金 、量子新興市場增長基金、配額基金等這三支基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