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對地鐵的理解,遠沒有那麼簡單(2 / 2)

他隻需要等到塵埃落定,更準確地說,是高層已經把相關項目劃分完畢,往下分包的時候,他再加入其中。

當然,這隻是短期的做法。

而長期的做法,那就是在規劃線路上的附著物,也就是工廠、園林、農田等上麵做文章。

自己拿到這些,可以用它來做生意,或者進行生產。

而等到真正進行開發的時候,就可以把它轉手或者進行開發。

聽著陳東的敘述,三人不由得都驚歎連連。

他們沒想到,陳東想得這麼多,看得這麼遠,而且他的種種操作,也都是在意料之外,卻又那麼順理成章。

“燕京隻是咱們試水的第一步,接下來,還可以到其他的城市複製這種做法,讓它帶給我們收益。”

蔣飛提出了一個疑問,“東哥,您說的這些前景確實很好,不過,怎麼確定具體的開發路線,我們到底要買到哪裏?還有一個,就是什麼時候開發,如果開發的時間特別晚,比方說十幾年、二十年,那咱們把那片土地拿到自己的手裏,那不是占用資金太多了嗎?時間太長了,用來做其他的難道不是更好嗎?”

陳東看著蔣飛,讚許地點點頭,說道:“你的考慮確實很有道理。我的解決方案就是這樣:通過各種調研,找到有可能大力開發地鐵的城市,以及具體城市中可能的線路。另外,咱們還可以和當地官員聯係,讓他們透露一點情況。”

“不錯,這個辦法還是挺靠譜的,解決了修不修地鐵的問題。”阿龍說道。

“其次,我們並不是把通過征地賣地賺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這個,你們可能難以理解,我就這麼說吧,咱們現在的錢夠花多久?”

蔣飛想了一會兒,說道:“具體也不知道,不過我想,以我們現在的消費能力,花個幾輩子都不成問題。”

“那也是你們還沒有接觸更多的需要花錢的地方。”

“以後隨著社會的發展,你們會發現越來越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有用的東西可以買,但是要花的錢還真不少。”

“嗬嗬,買那麼多,有用的還罷了,沒用的,要它幹什麼?”阿龍有些不解。

“人嘛,總要有一些愛好,也總會有一些愛好。”陳東淡淡地說了一句,然後話鋒一轉,“既然已經這麼有錢了,那麼在我看來,賺錢已經是很容易的事情,不用非要盯著賺錢,而更應該想一想做事。”見三人有些不解,陳東繼續說道。

“做什麼事呢,當然是對一個城市、一個地區有用的事情,好的事情。就比如說,在地鐵規劃線路上或者附近,剛好有一座工廠經營不太好,而我們覺得自己有能力把它重新盤活,那麼就可以把它接過來,讓它重新發展起來。”

蔣飛大為讚同,“這個好,這樣的話,又能賺到錢,又能賺到名聲。地鐵沒修到,咱們就一直經營,而等地鐵修到了,咱們就直接把它一賣,又大賺一筆。”

陳東哈哈大笑起來,“沒錯,就是這樣。”

接下來,陳東便讓蔣飛他們開始做準備,召集人手研究燕京的地鐵狀況,以及可能的未來規劃圖、周邊地區的資源狀況,為將來切入其中做一些準備。

正說話間,辦公室的門被敲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