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馬國良的話,陳東笑而不語。
他的話,不能說錯,也不能說對。
畢竟是兩個市場,一個成熟市場,一個新興市場。
馬國良能有現在的見解,在陳東看來,已經是難能可貴,稱得上人才二字。
隻不過,他忽略了一個事實。
成熟市場,有自己的一套行為習慣,廠商也習慣了先貨後給錢的銷售模式。
甚至,為了顯眼點的展位,還會和同類產品的廠商,大打出手,爭得頭破血流。
反觀新興市場,還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
無論是觀念,意識,還是發展的形態,模式,都沒有得到市場的檢驗與認可。
這個時候,你讓廠商無條件給你供貨,等你銷售出去後在去跟廠商結算,怕是還沒睡醒。
又不是國有企業,又沒有銀行背書,你又不是廠商的爹,人家憑什麼冒風險,把貨物賒給你?
即便有分量的人物站出來替你講話,誰又能保證,人家不是看上了你這塊蛋糕?
因此,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資金優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陳東不缺乏資金,更不缺乏眼光和魄力。
這個時候的人們,還想不到集中進貨,集中出貨的模式。
普通的老百姓,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買菜去菜市場,買油去副食店,買衣服去服裝店,買家具去家具城......
而這些賣家呢?
從廠商,地區代理,省級代理,再到市一級的代理,這中間就有三道環節,每一道環節都會在出廠價格上,加一點利潤進去。
你以為這就完事了?大錯特錯!
最後,從市一級代理,再到批發商,又從批發商到零售商,最後的最後,才到消費者手中。
一共六道環節,價格能不貴嗎?
陳東的野心,不隻是越過下麵三個環節,和市一級代理對話。
而是想要越過地區代理,直接和廠商對話。
不過要達到這一步,勢必會動很多人的蛋糕。
與人結仇?
陳東從未考慮過這一點。
在絕對的資本麵前,一切都是紙老虎。
還別不信!
陳東要是有足夠的資金,在全國每一個省,每一個市,甚至每一個縣都開一家大型超市。
想想看,哪個代理有這樣的渠道?
這個時候都不用陳東主動去聯係,就有無數廠商,哭著求著,讓他們的產品進入超市。
而那些代理,經銷商,自行體會下,會不會被廠商拋棄?
恐怕都不是廠商放棄他們,而是他們自己就做不下去了。
原因很簡單。
即使和超市拿到同樣價格的貨,你也要賣出去才行啊,和超市比價格,想啥呢?
找人報複?去把超市砸了?
那就更可笑了!
先不說當地老百姓願不願意,首先政府就不會答應。
超市樹立起來的正麵形象就不說了,光是解決當地的就業安置,就是一個不小的功績。
你品,你細細地品。
可以預見到的是,超市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陳東之所以不會貿然去和廠商談判,那也隻是受限於資金。
有句話很貼切,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點點吃,走得太快,容易扯蛋。
另外!
陳東絕大多數錢,都在國際金融市場。
在接下來的這場資本盛宴中,瓜分列強的蛋糕,才是首要任務。
賺老外的錢,發展這些,難道不好嗎?
而陳東更喜歡這八個字,“簡單粗暴,通俗易懂。”
......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9697844/4625248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