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希望我接下來說的話,你不要傳出去,這事,還隻是上麵的想法。”
“嗯。”
陳東點點頭,身子向椅子後背靠了靠,露出愜意的姿態。
見狀!
馬國良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他伸出一根手指,朝上指了指,說道。
“上麵的意思,想從投資部門抽調10億港幣。”
“如果你願意加入彙豐,這筆錢將由你做主。”
聞言。
陳東表麵上沒太大的反應,心裏卻快速盤算了一遍。
10億港幣,按現在的彙率計算,那就是1個多億的美元。
彙豐還真看得起自己。
這話倒不是自嘲。
相反。
在90年。
能掌管10億港幣的投資經理,放眼全球也不算多。
如果這筆錢,讓自己掌控,增值是肯定的。
可問題是,憑什麼幫彙豐賺錢?
就憑幾個點的利潤分成?
不夠。
這遠遠不夠!
對別的投資經理來說,掌握的資產越多,可操作性也就越強。
賺取利潤的同時,也能從利潤裏,享有一定比例的分紅。
聽上去是不錯,所有的風險都在彙豐這邊。
如果真這麼想,就大錯特錯。
凡是涉及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
首先風控和評估部門,就是一個邁不過去的坎。
不是你想投資什麼,就讓你投資什麼。
其次。
當你投資的項目,虧損達到一定比例。
風控就會接手,並及時止損。
說是有10億港幣讓你掌控......
這話也就聽聽就行,要是認真你就輸了。
按陳東心中所想。
10億港幣資金,能有一半操作高風險項目就算不錯了。
還有,資金虧損比例達到10%,就會引來風控接手。
換句話說。
即便是陳東加入彙豐,並接手這10億港幣,他所能虧損的金額,也就是5000萬港幣。
相當於10億港幣的二十分之一。
一旦超過這個金額,百分百會被風控接手。
當然。
陳東是重生人士。
他知道未來金融市場的大事件。
隻要規避掉其中的風險,就穩賺不賠。
但又有新的問題。
市場的容量!
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說得通俗點,要有足夠的接盤俠。
就像咱們大A,北上資金才跑了幾十個億,大盤就跟躥稀似的,一瀉千裏。
-2%。
-3%。
那些個股就更不用說,一個個媲美跳水皇後。
明明才跑了幾十億的資金,但損失的市值卻高達幾千億。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接盤俠,給市場造成了恐慌。
放到國際金融市場,也是一樣。
老外隻是比咱們華夏人,多當了幾年韭菜。
他們同樣追漲殺跌。
遇到上漲的股票惜售,遇到大跌的票,跑得比兔子都快。
所以,小船好掉頭。
資金越大,反而越難操作。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
真正的原因是,付出和回報不匹配。
陳東的價值是一輛勞斯萊斯,你彙豐就出一輛奧拓的錢,還想讓他給你打工,想屁吃呢。
怎麼算都是一筆虧本的買賣。
“陳生,你也知道,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
“現在擺在你麵前的,就是一個機會。”
“所有的風險,全部由彙豐承擔,賺了錢就有不菲的分紅,這等於是穩賺不賠啊。”
聞言。
陳東笑了笑,從煙盒裏摸出一根香煙遞給馬國良,又給自己點了一根,這才說道。
“馬經理,你說得很對。”
“風險和收益,的確是成正比!”
“不過......我覺得這個模式,並不適合我......”
馬國良眉頭微蹙,越聽陳東說話,越是感覺對方在裝嗶。
如果不是有求於對方,他都想一巴掌拍醒這個男人,好讓他認清楚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