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成立新的公司!(2 / 2)

原因也很簡單。

前者,會被國家查水表,以及秋後算賬。

10億元放在90年代,怎麼看,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要是真被陳東一個人賺走這麼多的錢,被查水表,幾乎是百分之一百。

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是這個年代的口號。

海南建省後,闖海南,去淘金,成為無數內地人的選擇。

經曆過這些的人回憶,這是一個瘋了的時代。

“十萬大軍下海南,各大財團搶地盤.......”

是所有回憶者,對這段往事的定義。

從91年開始,海南滿大街,都是各地口音的炒房客。

他們口中吐出一個個驚人的天文數字,這些數字背後,卻隻是一塊不毛之地,又或者是剛剛挖了個坑的“大廈”。

這些天文數字,每天都在膨脹,直到演變成一個令其原形畢露的詞彙:地產泡沫。

有人在回憶錄裏寫道。

在海南“地產泡沫”膨脹時,各地的熱錢紛紛流入。

房價以每天200——300元的速度快速上漲。

這時候,去銀行拿錢太容易了。

眼見著有人打電話向銀行要2000萬元,銀行員工就來你的辦公室,幫你辦好貸款的手續。

2000萬到手後,購下當時很有名的彙宇金城的一棟樓。

過段時間,再以2600萬的價格賣出去。

就這樣,600萬的差價就到手了。

更誇張的是。

還有開發商在銀行貸款。

隻是把房地產規劃的圖紙抵押給銀行,就獲得了大量的貸款資金。

給所有人的感覺就是,錢太好掙了。

1991年,海南省房地產的平均價格,還隻是1400元每平。

僅僅過去了一年。

每平米的價格,就暴增到5000元一平。

1993年,最頂峰時期,一平方的價格,達到了7500元。

想想當時的工人,每月的人均工資。

7500元一平的房價,有幾個人能買得起?

大家也都知道,這是擊鼓傳花,可沒有人能收得了手。

無數的房地產公司,抱著僥幸心理。一起玩這個擊鼓傳花的遊戲。

他們幻想著,不會成為最後一棒。

有數據統計。

這個時期,到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公司,每天能達到300家。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整個海島總人數不超過160萬人。

然而,卻出現了5000多家房地產公司。

也就是說,平均每320個人,就有一家。

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

房價上漲的背後,自然離不開拿地的價格。

以海口市為例。

地價從1991年的幾十萬元每畝,飆升至680萬元每畝。

那些帶著幾萬元“闖海南”的人,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已經身家百萬。

這樣示例,很多。

但到了最後,全成了泡沫。

這也是陳東不想做這事的原因。

太損陰德了!

到最後,留下一個爛攤子,全是爛尾樓。

這麼沒P眼的事,即便不秋後算賬,他也不想做。

現在,迫在眉睫的是。

陳東需要趕去香江,並成立一家,百分百控股的金融投資公司。

和投資公司相比,分出去的那點錢,還真沒被他看在眼裏。

.......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9697844/4661269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