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聊齋誌異 蘇東坡驅鬼(1 / 2)

第四輯 聊齋誌異 蘇東坡驅鬼

宋神宗元豐年間,湘北雞公山有個道士叫資福祿,道號震陽子。此人憨厚淳樸,從不做非理之事,清齋淡飯,鶉衣百衲,過著“挖來野菜連根煮,拾得鬆柴帶葉燒”的安貧樂道生活。

資福祿住在雞公山“普濟觀”裏,大殿正中端坐著慈眉善目的李老君,院落中立著一個巨大丹爐。每天,資福祿用山上采來的藥物煉丹,他精思至道,內外配合,久而久之居然煉成了一爐金光灼灼的上好金丹。自己吃了幾顆,頓覺形神混融,身輕似葉。由於金丹神力,資福祿能靈魂出離軀殼,遨遊於天地之間。但由於內功不夠,靈魂出殼不能遠遊便得返回。雖然如此,資福祿也高興的不得了,把金丹裝了滿滿一葫蘆,隨身帶著。

這年初秋,資福祿出門訪友。這天黃昏時分,他來到湘南耒陽縣境內,眼見天色已黑,便在一個客棧住了下來。這家客棧名叫“雲來客棧”,由於當晚客滿,小二領著他來到後院一間偏房。偏房裏一床一桌一椅,甚是清淨。

吃過晚飯,資福祿從葫蘆裏倒出幾顆金丹吞下肚,然後盤腿坐在床上,閉上眼睛寂然入靜。霎時,他的靈魂出了竅,在空中飄飄蕩蕩,逍遙自得。

資福祿功力不夠,靈魂出殼不能遠遊,一、兩個時辰就得返回軀殼。就在他準備返回軀殼之時,忽見一白發老人從雲中走來。資福祿一見,迎上前去,揖首問道:“無量天尊!老人家,你也能駕雲?看來是同道中人,你是誰?從哪裏來?”

老者笑道:“你看我像誰就是誰,我是從來處來,到去處去。”

資福祿一時不解其意,望著老者仔細端詳,好像在哪見過似的。思量了一陣,猛然想起,這不是太上老君嗎?他這一念之功,老君已然盡知,說:“對了,我正是李老君。”

資福祿一聽,他正是自己做夢也想見到的老君,喜得連忙跪下磕頭,說:“無量天尊!太上今天去哪處洞府,可攜弟子前去觀光?”

老君搖搖頭,說:“你道行淺薄,未得陽神,你乃陰神,隻能算得了靈鬼,隻是個鬼仙。”

資福祿聽了,不覺淚下,說:“無量天尊!我以為修到如此地步已是成道,原來竟未入流,枉費我多年苦功。”

老君說:“不要苦惱,皆因你修煉不得正法。我今授你天仙正法,好好修煉,自能成正果,且不可灰心喪氣。”

資福祿頓首再拜。當下,老君便親授天仙正法。教畢,遠處傳來一聲長長的雞鳴聲。資福祿千恩萬謝,磕別老君。老君說:“你的軀殼已無,你回去作何去處?”

資福祿不信,起身便走。

話說那晚資福祿靈魂出殼神遊天際,不大會兒,小二推門進來送洗腳水,猛見資福祿盤腿端坐於床上,閉著兩眼合掌參禪。小二連問數聲,不答一語,連推數下,紋絲不動,探其鼻孔,氣息全無。

小二大驚,尖叫著跑去報知掌櫃。掌櫃和幾個客人聞訊趕來,對著資福祿又是喊叫,又是推搡,全都枉然。裏麵有個遊醫見狀,莫測高深地說道:“當是發急病死了,得趕緊報告官府,掩埋屍體。不然,傳染開來,你我性命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