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樂觀的人,微笑麵對酸甜苦辣 失勢,賜予你看懂人性的良機(1 / 1)

第一章 樂觀的人,微笑麵對酸甜苦辣 失勢,賜予你看懂人性的良機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同樣道理,由低勢到高位,麵對鮮花,麵對掌聲,麵對顯赫,你自然感覺不到因為環境巨變而帶來的不適應感,然而要是突然失勢了,由高勢落入了低勢,奉承沒了,笑容沒了,優勢沒了,往日那些所謂的朋友突然也都不再是朋友了,這時候的你會突然認識到人間冷暖,突然感到無所適從,這些突然的變化或許會讓你招架不住,倒塌下去。

失勢大多表現為一種社會位置的降低,但是這種社會位置的降低往往會帶動心理高度的降低,一旦心理高度降低了,很可能會帶來不良情緒,例如失去自信、鬱鬱寡歡等,這些不良情緒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個人今後的發展。失勢帶來了消極,消極帶來了再一步的失勢,再一步的失勢導致了更消極,這樣的惡性循環可能最終導致人的徹底崩潰。

首先,我們正確看待人生變化的曲線,爭取看待這種失勢現象。人生不可能是一條一成不變的直線,相反它是一條帶有上下波動的曲線,時而高,時而低,才盡顯人生百態,盡顯酸甜苦辣。所以,高勢和低勢都是人生的一種狀態,我們雖然一直在追求高勢,也鍾情於高勢給我們帶來的快感,但是幻想人生一直處於高勢不過是我們的美好願望罷了,任何一個人也不可能永遠的高高在上。能夠坦然地接受這種人生曲線變化,坦然地麵對失勢或得勢才是一個心智成熟的人的表現。

失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勢後的任命。有的人失勢以後,終日鬱鬱寡歡,完全喪失了鬥誌,或者成了一個“盲人”,看不到現實中的落寞,僅僅是幻想著昨日的繁榮重新回來,卻不付出一絲一毫的努力。再來看那些智者的所作所為,失勢後的他們能夠微笑著正視現狀,能夠堅強地接受冷漠,但是他們同時也努力地改變著這種局麵,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扭轉自己的弱勢,重新回到往日的輝煌中去。越王勾踐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一位智者。

臥薪十年終再起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戰事不斷。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

吳王死後其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為報殺父之仇,帶兵前去攻打越國。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結果這次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轉移到會稽。吳王趁機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越王勾踐形式非常不妙。為了討好吳王,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金銀財寶和美女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試圖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

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於是越王勾踐表示投降,並和其妻一起前往吳國。為了表示忠誠和歉意,他們夫妻倆住在老吳王墓旁的石屋裏,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麵。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嚐夫差大便的味道,來判斷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也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了越國。

越王勾踐幾年來的忍辱終於獲得了回報,雖然處於劣勢,可是他並沒有被打倒,相反他充滿了鬥誌,立誌要報仇,把昔日的王位和榮耀再次奪回來。為了不忘掉昔日的恥辱,越王勾踐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還掛著苦膽,時常含於口中,思憶一下曾經所經曆的苦難。經過十年的準備,越國終於東山再起,恢複了強國的麵貌,打敗了吳國。

事實上,失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勢以後的甘於現狀,鬱鬱寡歡、不思進取。有時候,失勢反而讓你更加深刻地看到事情的本質,看到人性的善惡,體會到人間冷暖。失勢讓你重新認識到哪些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哪些事值得你重新去做,哪些弱點你應該克服,哪些優點你應該加以利用。如此說來,失勢反而讓你更加清楚地理解了人生,看清了自己。

樂觀的資本:

成功的人都是注意細節的人,多年的成長經曆告訴他們,往往是一些細節決定了事情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