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樂觀是人生的最大財富(1 / 1)

序言 樂觀是人生的最大財富

人活著,隻要一把米,一碗水,適宜的溫度足矣。但是要活得精彩,就需要有樂觀的心態、百折不撓的意誌和化解痛苦的智慧。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不是活在物質裏,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如果精神垮了,喪失最基本的樂觀心態,那就沒有人能夠幫助你。

病房裏,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裏看見窗外的一棵樹,樹葉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隻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一位老婦人在她五十周年金婚紀念日那天,道出了她保持婚姻的幸福秘訣:從我結婚那天起,我就列出了丈夫的十條缺點,為了讓我們的婚姻幸福,我對自己承諾,他犯了這十條中的任何一條,我都會原諒他,因為我願意相信他也不想做錯。有人問,那十條缺點到底是什麼呢?老婦人回答:五十年來,我始終沒有把那十條具體列出來。每當他犯錯誤,把我氣得直跺腳的時候,我就提醒自己:算他運氣好,他犯了我可以原諒他的那十條錯誤中的一個!隻因為這樂觀的心態和偉大的胸懷,幸福五十年來一直陪伴著這對夫妻。

維克托·弗蘭克是精神病學博士,他曾經在納粹集中營中被關押了很多日子,受盡淩辱。他曾經非常憂慮:晚上擔心還能不能看見第二天的太陽,早上擔心晚上能不能吃上晚餐。這些憂慮讓他疲憊和不安,於是他強迫自己不再想這些事。他把去草場勞動當作去發表演講,把受到的各種折磨當作為精神病例做社會調查,慢慢他的臉上開始浮現笑容,那是他久違的笑容,他開始相信自己能活著走出集中營。當這一天到來,弗蘭克博士精神飽滿地走出監獄時,朋友們難以相信會有人能在魔窟裏保持年輕。

上麵三個故事,體現的都是樂觀的力量。對於病人而言,樂觀是生命;對於夫妻而言,樂觀是一生的幸福;而對於囚徒狀態的弗蘭克博士,樂觀就是獲得自由的希望——一個人的樂觀可以擊敗很多厄運。

樂觀是人生得以崛起的最大資本,是精彩人生的最大財富!

人生就像一場未知的旅行,我們不斷前進,尋求真實和美好。在這條探索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失敗、苦難總是時不時地出現在我們麵前,阻攔我們前進的腳步。麵對這些生活的苦難,我們不能因為絕望而停止探索。

生活是一麵鏡子,你對它哭泣,它也會給你擺出苦臉;你對它微笑,它便會對你展開笑臉。同樣一座園林,同樣一朵玫瑰,積極樂觀的人會看到美麗的花瓣和晶瑩剔透的露珠;而悲觀消極的人看到的卻是花下傷人的尖刺和清晨微冷的天氣。戴爾·卡耐基的著作中也有一句經典名言——兩個人從監獄的鐵窗向外望去,一個人看到一地泥濘,另一個人看見漫天繁星。這就是心態的差距,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差別!

本書以哲理美文的形式闡述這樣一個真理:苦難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樂觀讓我們坦然麵對生活,能夠輕裝上陣。人生總是有那麼多的不如意:失業、失策、失機、失意……生活中總是存在著眾多不如意的失去,它們或許是我們的能力不及,需要再接再厲;或許是上天給我們的磨難,需要我們勇敢克服;或許是生活給予我們的啟迪,需要我們放下包袱,勇敢麵對。酸甜苦辣是人生的味道,舍苦留甜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無論是哪種困境,既然已經來臨,我們就不能逃避,與其痛苦逃避,不如試著給生活一個微笑,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情,盡快突破困境。

做一個勇者,樂觀對待酸甜苦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