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用行動實現自己的財富夢和生命藍圖 7.讓“不可能”變成“可能“是大智之境
人生自在生活中。
“亦方亦圓”是一句古老的口頭禪,那麼何為“方”,何為“圓”?自然形成的那就是圓的,人為修飾的就是方的。萬木迎春是自然,禁摘花草則為方;漫天飛雪是自然,冰雕雪刻則為方;駕車休閑是自然,交通法規則為方;氣質性情是自然,道德約束則為方;個人意誌是自然,規章製度則為方;兩情相悅是自然,婚姻法典則為方;謀取利益是自然,稅法征收則為方……動為方,靜為圓;剛為方,柔為圓。以不變應萬變是方,以萬變應不變是圓。凡事都在圓中預,方中立,這是古人謀事的原則,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世間事物都在這方圓之中,而方圓也是曆史和哲學的辯證。
方為動,圓為靜,方是原則,圓是機變,方是以不變應萬變,圓是以萬變應不變。外表要圓——大智若愚,內心要方——清靜明誌。對己要方——嚴以律己,對人要圓——寬以待人。有圓無方則不立,有方無圓則滯泥。所以,交際時也要亦方亦圓,方中,有圓,圓內容方。社會交際中,如果能把圓和方的智慧有機地結合在起來,做到該方就方,該圓就圓,方到什麼程度,圓到什麼程度,都要恰到好處,才能左右逢源。
人活在世上,無非是麵對兩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世界。人,一輩子無非是做兩件事——做事和做人。
做人一定要圓。這個圓不是圓滑世故,更不是平庸無能,這種圓是圓通,是一種寬厚、融洽,是大智若愚,是與人為善,是居高臨下、明察秋毫之後,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要洞察別人的弱點而咄咄逼人,不要因為自己比別人高明而盛氣淩人,任何時候也不要因為堅持自己的個性和主張讓人感到壓迫和懼怕,任何情況都不會隨波逐流,要潛移默化別人而又絕不會讓人感到是強加於人……這需要極高的素質,很高的悟性和技巧,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圓的壓力是最小的,但張力卻是最大的,圓的可塑性也非常的強。這圓好做又不好做。好做是因為如果人真正有大智慧、大胸襟,真正能自強自信,心態平和,心地善良,凡事都往好的一麵想,凡事都能站在對方的立場為他人著想,人的弱點皆能原諒,即便是遇見惡魔也堅信自己能道高一丈,如真能那樣,人還有什麼做不好呢?做人圓,那也會有犧牲。有時要犧牲小我;有時要忍辱負重,忍氣吞聲;更多的時候需要承受一些屈辱、誤解。
小的犧牲能換來小成功,大犧牲就會換來大的成功。能做到“方”“圓”的,同時並沒有感到那是一種犧牲、痛苦的才是大成功、大境界;能為了“方”“圓”去承受犧牲的是小成功、小境界;不願犧牲也做不到“方”“圓”的是不成功。如果截然相反,那麼做事是圓,還有利,你就不擇手段,什麼都敢幹;做人一定要方,如果做得刁鑽古怪,心狠手辣的話,這個人不能容於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