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即至火團不足三十裏之離。
是刻,頓止滾動而定於一方雲虛,且再度啟動自轉模式。
又於自轉中,不斷吸收著四方之“陽”。
至辰尾,其所儲之能量及威力已近於極。
是時,即猛然噴發其內之濃烈真陽氣流。
真陽氣流以光之速直逼向火團處。
頃刻便距火團不足三裏之離。
且於奔途中,迅速隔斷火團外之虛影與其內本體間之感應。
可縱如此,火團內明月宗諸君之本體於真氣團籠蓋之下,仍保有與其外靈魂之一絲通靈。此刻,已明顯察覺到火團外各自之虛影有即將消散之危。
“我…感到自…己的…意念(靈魂)正被一…強大不明之…物所猛…烈衝…擊,即將化無……”即便有強烈真氣團護罩周身,應運子也難熬火團內、真氣團外熊熊真烈之火的猛烈進逼,以致話語艱難。
……餘下亦多如是。
唯無間子處“艱難”而冷靜
“無妨。老夫以‘心眼’觀之,團外乃一純陽之氣團,正陰之克星,但所幸非為萬變之‘二儀象圖’,此若成之,以其之力控之,則我等將必死無疑,隻可惜對方悟道不熟,且自作聰明,將原本所在之陰流盡數收歸,以成兩儀之缺,現隻陽無陰,大逆太極運轉之道,無所是也,故不足為懼。其自認以真陽之氣克我,必萬無一失,殊不知萬物相生相克對立而統一之理。剛滅柔、柔克剛、亦可相融合,如之,陽可亡陰、亦可轉化為陰、可相柔,同理,陰亦可返歸於陽、亦可滅之、可相存。此純陽之團,無二儀之對、統,則無可變通至靈活,待其轉陰之際,如所料無錯,我等之陰亦當達於陽,隨而大生真氣之陽,屆時一擁而上混入其中,以真陽之氣與之組合,即成一雛形之“二儀象圖”,吾等之靈繼而再大順其內陰陽相化、克、柔之律,靈活與之,當可形成一成熟之‘二儀象圖’,並借此以生‘四象’,隨而推演,以終成‘八卦’。‘八卦’若成,則陰陽多方位互轉而不定,但不論其如何變動,其諸方也必定存有一陰一陽,我等不論身處何方位,若為陰,其位則必為陽,如理,待我等轉陽,其必返陰,屆時,我向之陰,即可安然無恙;不但如此,我等之心念更可於其內順其運轉之勢而操控其,不論攻、守,皆吾等為之,再不由對方掌控。其內萬變之機,順而操之,以我等之修為,若非超能者,必克!”
餘聞罷,概甚大之歡欣,再不覺有受煎熬之苦。
隻是,凡朔貌似仍有所憂
“巳時已至,吾等再難維持護罩之真氣團,其破裂在即,俱皆化作飛灰,何待四長老之對應?”
言罷,即以其甚憂之眼眸深深地看著緊閉雙目的鍾韻瑤。
而在此被困之中的鍾韻瑤,卻一直在靜悟著大道之法,將心置於虛無,即便到了此時,亦仍舊毫無雜念且無任何知覺,一切與之毫無關係。
諸君對此,概轉之憂。
獨無間子無所愁而深深之敬
“宗主之態,老夫平生所見、所敬之唯一……”
隨即謂道凡朔:“太公不必憂慮,宗主乃天命所歸之人,不論何難,終必有解……況吾等之罩身氣團並不局限於巳時…”
“我等已然力乏,何能久持?”
“不然。…”看了看鍾韻瑤。
“嗯???”凡朔深不解。
無間子即釋其惑:“以宗主之道氣,破此區區火團,根本不再話下。然而宗主以仁慈為懷,在未全麵掌控之下,決然不會輕動。而自被困火團以來,宗主便靜心參悟大道之法,以求進一步得道和升華大道之氣及加深對其威力之掌控。其實在辰六時分,宗主就已於不知不覺中領悟到了道法之更高深。我等若肯細觀,當見真氣團外之‘真烈’漸漸趨向弱。此火團內之象,絕非我等靈魂之力所致,實宗主悟道使然。此時,即便不啟道氣以攻,其亦可自然防守,我等俱隨之而無恙……”
凡朔等人聞罷、細觀之,頓極大之驚喜。
無間子對此,續道:“但這火團,吾等必須自行破之,在這神川一統過程中,絕不可無所作為,凡事俱靠宗主,要我等何用?!”
此語必甚合諸君之心
“四長老所言甚是……”
“正當如此……”
“宗主不願殺戮,我們來殺……”
“對,惡行者,就當誅之……”
……
而此時,火團外之虛影已然盡被那純陽之團所噴發的極烈之真陽氣流給徹底化為了烏有。
諸君對此本體與意念所化之靈魂間乍無一絲通靈之象而複顯之驚。
唯獨無間子依舊
“此意料之中。實無妨也。茲一類魂終為意念所致,而吾等非仙非聖,心中雜念甚多,尤其任何外物皆無法銷除我等對宗主之心,此意念之魂正如滄海之無盡滴水永不竭,其所化我等三魂之一類,亦可源源不斷……”
言罷,即與諸人一道重鑄之。
於巳時三刻初,諸君之虛影俱複現於體外。
“吾結合陰陽之道以推之,巳時四刻尾,其團之陽達於極。物極者,必反也,千古如一律。當於五刻下,全麵轉之陰。而我等二次之陰,比之前番,其轉陽之速則快之數倍,亦恰於屆時全麵轉之陽。……我等之魂暫蟄伏於火團內之真氣罩下,待互轉之際,即猛而混之,再順而操之,必無可擋!”
……餘皆從“之”言而待其時。
而六派對於火團外之虛影消散一事,一時俱皆極度之興奮
“哈哈!!哈哈哈!!!……虛影徹底不見了,妖孽徹底完了……”
“痛快,真是痛快啊哈哈哈哈哈哈……”
“丹山派萬歲!!宗主萬歲!!大主都萬歲!!大中護萬歲!!”
“萬歲!!!”
……
高呼之不已。
向東君更複之得意,且昂首挺胸、居高臨下,以一副君臨天地之姿謂之眾:
“吾可堪當大任否?!!!”
眾聞罷,俱搶附之
“宗主英明神武,所領之丹山,英傑如雲,何敢不服?!”
“滅明月宗、斬鍾韻瑤,此戰宗主威名赫赫,真機、霄鶴聞之也得嚇破膽……”
“我落日川再不必依附、畏懼任何,在宗主之英明領導下,必可一統神川上下……”
……
“嗯…”向東君霸氣的點首,表示肯定。
隨即謂之決休、子追:“本主決定於明日召開落日川六派歸一大會,以正式成立‘丹山宗’,同時明確我宗之結構及製定相關之章法……屆時我必高封你二人;眼下,此間戰事已了,速收功法,隨本主歸陸,以備明日之會,諸多事項,本主尚待與你二人商榷……”
“宗主,屬下感知烈焰靈掌所化之火團內尚存有動靜,恐妖孽尚未亡盡,且已察覺到火團之威已顯不似之前那般強烈,隻怕……”決休輕謂之。
“屬下亦似有覺察純陽之團尚存餘魂未銷之象,故而不敢輕收。待決休兄斷定妖孽俱亡之時,屬下方可收法……”子追亦輕聲謂之。
“怎麼回事?!!!已至巳時,何以未破?!!!”向東君急極而亦輕聲之。
“宗主莫急,屬下對火團內景之慮,不過感覺耳,請稍待幾時,實情自知……”
……
向東君聞罷此二人之語,頓放下高上之態,陪著六派之眾有說有笑,而心卻忐忑不安之至且急待決休之斷言。
而事實卻“說”決休、子追二人之感覺並非錯覺。
巳時四刻尾,那純陽之陽已然達到極度之極,其之真烈陽流隨之而漸漸歸弱,正如無間子所言“物極必反之”,至五刻下即全麵淪為“純陰之團”。
而明月宗諸君之魂則亦恰於此時盡轉全麵之陽並大受煎熬。於即將被迫消散之際,受本體意念之強烈激動而化作無數道金、白之煙且猛向於火團外那純陰之團。頃刻,直入其間。又眨眼,即以真氣之陽與之全麵融合而黑白分明以成一雛形之“二儀象圖”。
是時,無間子等靈魂之真氣之陽所歸合之“陽儀”,即向於“陰”,以吸收其之流而圖存。當其內陰陽二氣達到共存以致和諧之際,便暫無需擔憂被極陽而毀之危。即趁此而迅速操動之。是刻,加速自轉以激動陰陽之互化。當自轉之速達到一定程度時,二儀間互相轉化之周期即隨之而不斷縮小,以致不到半刻。直至肉眼看不清、心眼算不出其自轉之速與互化之期時,便已形成一成熟之“二儀象圖”。
“二儀象圖”於瘋狂自轉、極速相化之中又速生出萬變之象。
其“萬變”漸合歸以聚成“四象”,即“太陽”、“少陰”、“太陰”、“少陽”。
“四象”之間或自行互補所缺之陰陽或自行互減所餘之陰陽以不使一方極強或極弱而致平衡之失。
其以平衡之態於“二儀”內運轉不息而速成一成熟之“二儀四象圖”,並盡收方圓數萬裏之散亂靈氣,以合元而聚大勢。
於須臾,大勢即成。
隨即便以極快之速直逼向六派之眾。
隨之,一方虛間日月並、精芒四濺十萬裏、真波浩蕩九重天,又風卷雲殘,摧枯拉朽,且以其猛烈之波動頃刻即將六派之眾強勢震飛於落日與銀幕兩川之界即三十萬裏開外的混元宗四大將領嚴守之處。
慘叫不絕,傷、亡不計其數。
而“二儀四象圖”卻不帶一絲憐慈。
極速以向之,意欲盡毀滅。
不到三刻,即至兩川之界不足千裏之離。
六派之大幸生者及混元宗四大將領感之此,無不大驚、俱以失色而又迅速以回神。
當即各自祭出絕招及最強戰器、靈寶,決意誓死以抗。
昏黃山派首將“狂鷹”之“黑之屋”、上衛“久昴”之“血影鍾”、單將“無岸裏”之“雪花蟒”;夾金山派鎮山神“渾遠”之“三千拂塵”、主兵神“無生”之“歸元傘”;七色山派神山令“嚴行子”之“移山術”、五崖令“衡華子”之“龜裂術”、天都令“悟因子”之“風雷術”及斜輝山派之諸能術法、葬日山派之強者神寶、混元宗四大將領之功修戰器……等等等等,並發而出。
此多方最強之術法、戰器、靈寶於一方雲虛縱橫交錯,一時間,碰金之聲不絕於耳,更靈氣泱泱、渾芒四射。
同時,各自持縱者又續將所餘之法力和激烈之心念及下丹、氣海所蘊之一切真氣靈元強行猛灌於其中,且不斷激念術法、戰器、靈寶所自配之咒語,並將各自咒語之靈迅速融合為一體,以往於其間。
隨之,各自所使之術法相歸於一,戰器、靈寶相繼落於地,但其之靈卻與歸一之術法合為一體,從而形成一碩大且極烈之“百元歸一團”。旋轉於虛間。
此“百元歸一團”內融合著所餘百者最強及所有功法和各自終極戰器、靈寶之靈,可謂強勢無比,正可對之“二儀四象圖”。
就在“二儀四象圖”至兩川之界不到半百之離時,六派及混元四將即極度激念初形成之“統一咒語”,以此統一咒語之靈開啟“百元歸一團”之攻擊模式。
“百元歸一團”隨之而猛烈向於“二儀四象圖”。
其間之激蕩滾波,使得一方雲空俱無限之翻覆、虛下之數萬裏山川顫抖之無極;落日、銀幕之部分天地動搖不已……
眨眼,即與亦猛烈逼來之“二儀四象圖”正麵相撞
頓時
“轟!!!!!!!!!”一聲驚天之巨響。
伴隨此
“轟轟轟轟轟轟轟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虛下落日與銀幕兩川邊界之數十大山峰盡數坍塌,其內之生靈隨之而亡死累累。
六派之餘及混元四將因“百元歸一團”內之意念、功法護罩,是以得存活,但亦受傷不輕。
而“百元歸一團”與“二儀四象圖”互撞之勢仍未停止下來
“轟!!!!!!!!!!”
“轟轟轟轟轟轟轟隆隆隆隆隆……”
……
每相撞之後必反彈於數百裏而隨即繼續之,且不相上下。
如茲循環反複,無休無止,以致所摧毀之範圍及程度不斷複加。方圓十萬裏內之一切“大隱生靈”俱因之而惶極。
而“二勢”之中又俱含強者之心念,是以皆存靈智。
感久而不分伯仲,遂頓止互撞之態而俱改攻擊之法。
“百元歸一團”率先主動後退於三千裏開外。
頓時,強行分離其內之靈元而向四周擴散。
於半刻間,(百元歸一團)即全麵消失而呈現出百位強者之“火影”,且於虛間或動運功法,或手持戰器或持靈寶以揮舞……
而此一幕,卻令得六派強者之本體顯得大為驚訝及狂喜
“靈魂出竅???!!!”
“我…我…我靈魂出竅?!!!”
“你看,那是我……”
“那個是我……”
“原來如此!所謂靈魂出竅,不過以心念所化而已……”
“哈哈哈哈哈哈……我等已在此戰之中得悟了傳說中的靈魂出竅之法……哼,明月宗,我必勝爾!!!”
“不僅他明月宗會此法,我等也會,怕他作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吾等之魂加油!!加油!!!”
“加油!!!”
……
那百位火影似若不負本體之望,即於“加油”之下而紛紛狂奔向三千裏開外之“二儀四象圖”,意欲以此不死不滅之身、之法、之器、之寶,強滅之其。
而“二儀四象圖”亦正於前番“百元歸一團”主動後退之始,頓依大道衍生之律以自我推演。
又於那百位火影自三千裏開外狂奔之初,推演完畢。
是時,即以其內之“陽爻”分別與“太陽”、“少陰”、“太陰”、“少陽”相重而瞬成之“乾”、“兌”、“離”、“震”;以其“陰爻”與“之”相重而瞬成之“巽”、“坎”、“艮”、“坤”。
以此成“八卦”。
且各自對應著天地間八方之一,即“乾卦”對正南、“坤卦”對正北、“離卦”對正東、“坎卦”對正西及“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兌”東南。
以此吸收著天地八方之渾。
於彈指間,即包羅萬象。
天地萬象於其內。自然運轉,且相生相克、相鬥相融而達平衡以久持。
對此,含於“八卦圖”內無間子等人之“心念”則依其萬象運轉之勢及“八卦圖”自身運轉之自然規律而複深察、推演。
依順“八卦”之基本原理,注以“渾靈之氣”於其內,催動“其”以正、反時針方向反複之循環,進一步激烈其萬象間之對立與柔和,深察其主生、避死、攻摧、守固之法門;隨之而開其卦劃之總相對即“乾三陽”與“坤三陰”,依其陰陽相爭、相柔、互轉之理而順其內乾坤動運之勢,以進明天地運轉之律、萬物生亡之機;繼而以陽卦多陽則三陽之乾為天、陰卦多陰則三陰之坤為地、陽卦多陰乾為地、陰卦多陽坤為天之理推之餘卦,即若震巽木為一氣,則乾金生坎水、艮土生兌金、離火生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