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別把工作當兒戲 感恩就是用心工作 用感恩化去內心的浮躁
在現在這樣一個浮躁的時代,更要保持個人內心的平靜,感恩知足,才能永遠立足不敗之地。
人心浮躁,社會彌漫著浮躁的氣氛,什麼事都講究速成。學生學習要參加速成班;醫生開藥要開速成藥。人人都想著一夜成名,一夜致富,一夜獲得所有自己想要的。心態的浮躁,反映在職場上就是員工頻繁的跳槽,不安心工作。
國內知名的求職網——智聯招聘曾做過一個關於跳槽的調查,得出的數據驚人,調查數據顯示,全部受訪者中有53.66%的人跳過槽,而有跳槽想法的人就更多了,占到75.33%,也就是說四個人中就有三個想跳槽的。
當今社會節奏快,工作機會多,外界的誘惑增多,人們普遍持有一種浮躁的心理,忙著攀比,看著那山總比這山高,混亂中人們迷失了自我,不清楚自己追求什麼,自己來世上走一遭是為了什麼。
施先生最近同學聚會,同學見了麵總問:“在那裏高就啊?公司待遇怎麼樣,準不準備跳槽?”當施先生的同學聽說,他從畢業二十年來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時,各個眼光怪異,像看外星人一樣看施先生,還有人主動提供信息,鼓勵他立刻跳槽。讓施先生覺得,現在是不是不跳槽就是落伍了?
類似施先生這樣的遭遇現在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了,而且員工頻繁跳槽也越來成為困擾各個企業的問題,讓企業的負責人頭疼不已。
在社會轉型期,在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跳槽,成了一種流行,似乎還在變為一種時尚。企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對新進員工進行培訓,往往新員工在剛剛能獨立操作,剛剛可以給企業帶來回報的時候,便揮手與企業告別,另謀他就,企業的損失可想而知。很多的大學生為了區區幾百塊錢就貿然跳槽,在他們的眼裏,職業操守成了一錢不值的東西。
一些管理專家一語中的,做事浮躁、不斷跳槽的員工缺乏感恩的心。一個對企業感恩,忠誠於事業的人絕對不會貿然跳槽,更不會頻頻更換工作。員工跳槽,企業當然首當其衝受到損失,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對員工自身的損失更大。無論個人職業發展、人生發展,公司發展、行業發展,有效地技術、管理經驗積累都是非常重要的。數據顯示,各行業高級技術、管理職位往往都是“一將難求”,眾多企業對高素質資深人才的爭奪戰,硝煙彌漫。資深就意味著你幹得久,在一個工作崗位上有長時間的工作經驗積累,頻繁跳槽的人根本就談不上積累這一點,他們在所有的地方淺嚐輒止,最後所有的地方都不歡迎他們。
花旗銀行中國區人力資源部經理於錦說:“當我看到一個應聘者的簡曆上寫著一連串的工作經曆,而且是在短期內,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對企業的忠誠度不夠,缺乏感恩。頻繁的換工作並不代表一個人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更多的感覺是這個人的適應性差或者工作能力低。如果他能快速地適應,出色的完成任務,就不會輕易離開,因為換一份工作對個人來說成本也是不低的。”
秦華才,大學剛畢業那會他對幹哪行並沒有什麼打算。可能是家境也不寬裕,他的工作方向就是掙錢,什麼掙錢幹什麼。畢業後的幾年,他幾乎是每一年換一個工作,有時一年還不止換一個工作。
他先是在辦公室做行政管理,一年後看到保險很火,就幹起了保險推銷員。沒多久,滿大街都是跑保險的。這時有位熟人拉他去一家營銷策劃公司,月薪還不錯,他馬上就去報到上班。稍微安定了一點,幹了有一年。
後來他遇到一位老同學,老同學開了一家公司,讓他很羨慕。生意不錯,老同學拉他做幫手,他立刻辭職,加盟。還沒到半年,公司的生意轉淡了。他就轉行去做保健品。
秦華才之所以這樣折騰來折騰去,一事無成,就是因為內心過於浮躁,他在哪家公司幹都隻為了錢,並不從心裏真正認同公司,感恩公司就更無從談起了。公司的前景他不關心,更談不上為共同的前景奮鬥了。對他來說,這份工作隻是他下一份工作的跳板。跳來跳去,注定是一無所獲的。
很多人工作中遇到困難想跳槽,人際關係緊張跳槽,看到好工作想跳槽。有時甚至莫名其妙就是想跳槽,總覺得自己再找一個工作就是最好的。似乎麵臨的一切問題,隻要再“一跳”,就萬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