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仙草前緣(1 / 2)

一日玉帝閑來無事,到蟠桃園中遊玩,偶遇一未曾謀麵、未曾聽說的仙女,似乎沒人清楚此仙女的來曆?他飄來飄去在園中摘蟠桃,閑來無事在樹下小溪梳洗,隻見長發飄飄、明眸善睞、丹唇微啟、顧盼生輝、肥瘦適宜、婀娜多姿,直看的玉帝心猿意馬、小兔亂撞、想入非非、垂涎欲滴。接連數十日流連蟠桃園,荒廢了朝政、怠慢了王母、疏遠了眾仙。

一向明察秋毫、洞若觀火、心思縝密的王母,難免心生懷疑。一日偷偷派近身丫鬟尾隨玉帝龍攆,進入桃園。恰巧看到玉帝正在桃園小屋飲茶、賞舞、聽曲,好不自在、好不逍遙、好不愜意,簡直忘記了自己是有婦之夫、忘記了自己是天界之君、忘記了自己對王母的專一之諾。

一向大度、寬容、慈祥的王母,得知此事,不免心生醋意。開始對玉帝旁敲側擊、迂回勸誡、善意提醒。但是玉帝似乎被桃園美人的野性、新意、妖嬈、多情、才氣、年輕和美貌等勾去了魂魄、奪走了心神、擄掠了形骸。王母看在眼中、急在心裏、氣在肝肺。但迫於自己的地位、身份、影響,不好發作、不好哭鬧、不好生事,隻得暗暗傷感、暗暗憂憤、暗暗垂淚。一日王母的淚水太過苦澀、太過辛酸、太過悲傷。結果穿過了厚厚的天庭地板、穿透了九重天宮、穿透了層層雲霞,滴落到了人間,滴落到了仙山。仙山腳下有一個已經存在了數萬年的深潭,有人說此潭是八仙之一呂洞賓一日追趕妖狗用劍太深砍鑿而成;有人說此潭是當年孫悟空取經途中與狐妖鬥法時用金箍棒擊出;也有人說此潭是當年薑子牙輔佐文王期間與師弟申公豹鬥法時,不小心用打神鞭抽打而成。反正此潭的來曆很深、很遠、很高、很牛,並非凡潭、俗潭、陋潭。所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潭中似乎帶著些許的仙氣、貴氣、奇氣。故此潭在此仙山、名川有一定的名氣,不少想修仙求佛之人在此潭附近修煉。

山中有道觀一處、寺廟一座。道觀和寺廟香火旺盛、人聲鼎沸、熙熙攘攘,經常有求子、求官、求婚、求福的平民百姓、達官顯貴、紅男綠女、商賈學子,來此朝拜、祈願、上香、進貢。道觀和寺廟經常門庭若市、煙火繚繞、鍾魚互聞,好不熱鬧、好不壯觀。此處成為方圓數千裏奇景、麗觀、真境,被南來北往追求功名利祿的凡人,以及走南闖北的道士、和尚所推崇、膜拜、信奉。

而畫風一轉,再說說那口如劍劈、鞭抽、棒打的不規則深潭。掩映在十來棵有數千年上萬年樹齡的鬆柏古樹之間,潭水深不可測、泛著綠光、少有漣漪、樹影婆娑,頗有幾番禪意、仙氣,潭口經常雲霧繚繞,雨雪過後還經常泛著金藍色光暈,好似得到的佛陀的佛光,但又與佛光不同佛光一般為金色,然而潭光暈卻呈現金藍色,著實罕見。潭中也許是道士、和尚有意為之,或是癡男怨女放生,或是草木生成、或是飛鳥帶臨魚蝦之卵、或是暗通江河所致。由於年代久遠,已無從考證、難以明察,增加了不少神秘色彩,此處似乎是一個小天地、小桃園、小世界。經常可以看到魚蝦蟹鱉的身影,嫣然是水族的樂園、悠境、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