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 還我本來麵目 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人生沒有意義,但是我們要懂得給人生加個意義,這樣人生之路才能精彩,才能充實和卓著。費德勒說:“這是一個瘋狂的年代,但我仍然會按照我自認為正確的方式行事。”費德勒在網球上的成就以及現在的地位,使得他有贏得一切的可能性。但是他卻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費德勒出生在瑞士一個注重品德教育的國家,他雖然現在盛名顯赫,但是卻依然質樸而自然地生活著。他拒絕奢華,盡管獎金無數,代言費龐大,但是他仍然保持著自己簡樸的生活方式。他生活上一點明星的架子都沒有,不隨便拒絕別人的簽名,懂得尊重別人。而在愛情上,我們都知道,現今已是兩個雙胞胎的父親的他,從一而終地選擇了米爾卡這個鄰家女孩。這個不算漂亮,而且身材已經有點發福的女孩,自從他們一見鍾情之後,就再也沒有分開過。在網球界,很多的網球明星都與年輕貌美,性感如花的模特、女明星糾葛,但這些都與費德勒無關。正是這所有的一切,才造就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網球明星,造就了今天的費德勒。他拒絕跟隨這個時代的瘋狂,固守自己的精神底線,在網球的世界裏肆意地揮灑著自己的天性,自己的努力。他清澈平靜的眼睛裏,看到的是質樸而光明的人生,是與眾不同卻充實的人生。也許正因如此,儒雅的他才會在全世界有那麼多的費迷,也才會有今時今日的巨大成就。
我們不跟風和盲目,不隨這世界的所謂流行去跟隨。就算最頂級的品牌設計師,在設計服裝的時候都懂得不跟風,因為他們明白,跟隨別人,得到的隻能是失敗,而麵對自己,我們才終於有成功的可能。我們在人生的長河中艱難地跋涉,才有希望成功的那一天。韓國有一位留學生曾經在美國做過研究,他在同成功者的交往中發現,其實成功者為了防止別人的成功,刻意地把成功的難度加大了。人們被這些成功的人士給騙了,以致最後不敢去想象自行創業。後來,他寫了一篇《成功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的論文,一時引起了轟動,後來,這位留學生也創業成功了。人雲亦雲是可怕的,人生的路不自己嚐試,怎麼能明白是不是那麼一回事呢?
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周傑倫按照自己的方式創作,經曆過失敗,但是終於成功;李宇春堅持做自己,永遠中性,有了那麼多的玉米;王寶強按照自己的想法,終於做成了演員;巴西球員卡卡不相信自己的腿不適合踢球,終於做成了炙手可熱的明星,張愛玲從來都特立獨行,她留下的傳奇人生帶給了我們更多的人生思考。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李清照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是個性的釋放;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是自己的方式;而李後主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是張揚的個性和追求。試想,如果將這幾個人物互換角色,那我們的文化寶庫估計要失色很多啊!
對自己負責,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還記得《奮鬥》中的米萊嗎?這個角色能讓很多人接受和喜歡,很多人說是被米萊的善良和執著感動了。其實天知道,這個角色之所以討人喜歡,隻是因為米萊就是米萊,他不可能成為夏琳或者楊曉芸,她就是自己。她願意為愛情犧牲一切,她做不到放棄,她隻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在生活著,在追求著。這樣一根筋的生活理想,難道不值得我們感動和銘記嗎?
阿西莫夫是一位一生創作了470部著作,享譽世界的科普作家。1958年,他毅然告別了講台和實驗室,“做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而不一定是做好的事情”,這是他放棄教授職位的理由。有人說阿西莫夫“自我膨脹得像紐約帝國大廈”,他隻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而“毫不謙虛”,對此,他說:“除非有人能證明我說的仿佛很自負的事情不屬實,否則我就拒接接受所謂自負的指責。阿西莫夫的狂妄自大和勇敢放棄,帶著直入人心的純真和坦誠,這樣的人不值得佩服嗎?這樣的舉動不是很有力量的嗎?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隻要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我們拒絕去隨眾,拒絕跟風,我們隻願意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哪怕是白人做夢,我們也願意,這是我們自己的人生,不是任何人的。我們要活的光鮮亮麗,高傲獨立。我們成為不了韓寒或者安妮寶貝,或者王菲,他們那樣不羈的人生,那樣瀟灑的轉身,那樣個性地存在,讓我們仰慕,讓我們傾倒,所以他們才有那麼大的魅力,得到了持續的關注。我們自然不是他們,但是我們也是獨特的我們自己。讓隨意批判我們的人都走開,我們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對人生最大的負責。
年輕的我們,要選擇自己對待事物的態度,我們有自己的好惡標準,我們用自己特立獨行的方式存在,也許,我們更應該做王小波筆下的那頭“特立獨行的豬”,它是那麼的有個性和獨特,外界的環境如何改變,它自巋然不動,我們佩服這頭豬,我們也要做這頭豬兄,像它一樣特立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