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 靈性的覺醒 遠離焦慮症(2 / 2)

以後,隻要臨近考試期間,就總是焦慮、心慌和徹夜失眠,為此,她參加高考以失利而告終。隻是由於她基礎很好,所以經過複讀後,參加第二次高考被錄取到了現在這個大學。本以為進了大學的文科專業可以從此擺脫煩人的數理化了,不料仍要學習數學和物理,而且很有難度和深度,教學進度又很快,教師搞的是滿堂灌,每一堂課講的內容很多,學起來極為吃力。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有三科不及格,心情十分沉重,因為這對她來說是前所未有的事。於是,她經常感到心慌、焦慮、難以入眠。加上宿舍裏的室友每晚熄燈後都要海闊天空地聊天,而她卻隻有在關燈後盡快安靜入睡才能睡得著,所以經常是大半夜都睜著眼望著牆壁,無法入睡。期末考試來臨之際,她的神經就繃得更緊了,越緊張就越難入睡。到了白天就神疲乏力,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課,也難以靜下心來複習,所以考試成績連續三學期都排名在倒數一二名上。但是,她也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感到緊張、焦慮,她在每學期的前半期情況都比較好,因為距離考試還有很長時間,壓力不大,所以身心都比較放鬆。

張琴在中學那次競考失眠以前,並不懼怕考試,因為她從小學習不錯,記性好,深得老師賞識,過去的考試成績一般都較好,考前也沒有畏懼心理。中學的那一次競賽失利與賽前受幹擾而激起的種種怨恨情緒因素綜合在一起,使她在心理上對考試產生了畏懼。進入大學後第一學期有三門功課補考,又強化了對考試的畏懼。因而張琴產生了強烈的焦慮心理。

應該指出,學習與考試焦慮是大學生心理谘詢中常見的問題。特別是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和性格內向敏感、學習方法不靈活的同學,更易產生此類問題。如果伴有失眠和神經衰弱的症狀,矯治就更費力,需進行多方麵、較長期的谘詢和治療。

當然,焦慮在正常人身上也會發生,這是人們對於可能造成心理衝突或挫折的某種特殊事物或情境作出反應的一種狀態。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將來臨的可能造成危險或災難、或需付出特殊努力加以應付的東西。如果對此無法預計其結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決,這時心理的緊張和期待就會發生焦慮反應。過度而經常的焦慮就成了神經性焦慮症。

治療焦慮症一般以心理治療為主,配合藥物治療。當然首要問題是,焦慮症患者應學會自我調整和治療。改變自己的態度,以正麵的角度看待事物,危機也可能是轉機;保持樂觀,缺乏信心時,不妨以過去的成就與未來的美好前景鼓勵自己;在感到焦慮的時候,可以按摩肌肉以緩和腎上腺素的分泌,按摩太陽穴舒解疼痛及鬆弛頸部的肌肉。此外還要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包括聽輕鬆音樂、打球、跳舞等,都能迅速減輕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