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 信念的神奇力量 方法總比困難多
在英文裏有句話,是說上帝每製造一個困難,就會同時製造三個解決它的方法來。所以,世上隻要有困難,就會有解決的方法。而且“方法總比困難多”,隻是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而已。
交通擁堵了,自然有解決的方法;自行車輪胎跑氣了,自然有解決的方法;電視機的質量不好,自然有解決的方法;業務員銷售成績不好,自然有解決的方法。同樣,我們的收入不高,自然有解決的方法;工人的技能不夠好,自然有解決的方法。問題是我們怎樣去麵對這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是怨天尤人、怨老板、怨同事、怨客戶、怨工作太難、怨報酬太低,還是積極麵對主動想辦法來解決這些困難。
王永慶在早期賣米時,營業額一直上不去,但他不氣餒,他堅信總有辦法,他主動送米上門,並記下每戶有多少人口,這次送的米大概在多少天後會吃完,然後再去送。他還記下每戶人家發工資的時間,到時候去收米錢。
窮人和富人的距離,不僅體現在順境的時候,關鍵是體現在逆境的時候。
窮人在逆境中,看到的是自己身邊所有的“不”,總是不住地問天問地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
什麼事情都一樣,它的出現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總之,就是上帝也無法阻止事情的發生。對於我們來說,壞的事情發生了,我們問一萬個為什麼也與事無補,哪怕我們永遠地問下去。
窮人在逆境中,多數會選擇放棄,退回他以前的生活環境中,或者回到他原來的老路上去。不為別的,隻因為那裏安全,沒有風雨。因此,他的一生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富人在逆境中,多數會選擇逆流而上,他們會在挫折和逆境中積極地尋找機遇。他們知道,上帝能給他們一個“不”,同樣會給他們一個“是”。而且那個夢寐以求的“是”,就在那個“不”的不遠處,隻要他們去等待,去發現,去改變,就會找到那個驚喜。
富人在逆境中的心態是積極的,樂觀的,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克服困難上,而不做它想。他也知道,這個時候,想的越多,自己的麻煩就越多。
富人在關鍵的時候,總是比窮人多堅持三秒,多走半步。也就是這三秒,也就是這半步,形成了窮人和富人現實生活中的巨大反差。
普魯士國王率大軍與英格蘭軍隊激戰,結果被對方打得狼狽逃竄。鑽進一所隱蔽的老宅,國王灰心喪氣地往幹草上一躺,不由得陷入極度的悲哀之中。就在瀕臨絕望的時候,他看見一隻蜘蛛在那裏結網。為了轉移一下注意力,他揮手抹掉那個蜘蛛網。
然而這一人為的破壞,沒有動搖蜘蛛結網的意誌。好像那倒黴的事根本就沒有發生過一樣,蜘蛛又忙碌起來,沒用多長時間就織好了另一張蜘蛛網。軍隊接連打了6次敗仗,國王已經準備放棄戰鬥,由此他捫心自問:“假如我把蛛網破壞6次,不知這隻蜘蛛是否會放棄努力。”
一次又一次,國王接連毀掉了6張蛛網。那隻蜘蛛再一次出發,毫不氣餒地又去織第七張網,並且如願以償地完成了。國王從這件事中獲得激勵,決心重整旗鼓,再次和英格蘭人決一死戰。經過極為縝密的準備,他重新聚集起一支軍隊,終於打贏了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從英格蘭人手中奪回了失去的領土。
別人放棄,自己還在堅持,他人後退,自己照樣前進,看不到光明和希望,依然努力奮鬥,這種人往往是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