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 沒有作品,不忘修品 有些東西不可輕易送人的
看很久前的一期《桃色蛋白質》,不禁脊梁冒汗。
當期,請的嘉賓是陳升和劉若英,鏡頭推進,陳升先出場,主持人穿針引線,把劉若英引出來,恰好,劉若英剛發了一張新專輯,雙手捧給自己的老師陳升,不料,陳升卻木著臉,不去接,淡淡地說了句,我早告訴過你,這種東西是不能隨便送人的。
一句話,把劉若英嗆得淚如泉湧。拋開劉對陳的喜歡不說,陳升的話,多少是有些道理的。陳升的意思是,當你把你付出了自己很多思想和生命在內的CD送給別人時,你就能保證別人會認真的聽嗎?擔保他們不會轉身塞在椅背後麵,或者是垃圾堆裏?
看到這裏,想必很多人明白了陳升板著臉的原因。盡管這時候的劉若英已經大紅大紫,但是,在師傅眼裏,她還是個小孩子,還是需要訓誡的。
聽了陳升的話,再想想我自己,汗顏得很。
近年來,我也通過努力,整理出版了幾本隨筆集,每當新書出來的時候,我總會把新書拿來送予領導或朋友。遇見禮貌的朋友,會對我說,回去後,我一定好好拜讀;真是喜歡的,隔三五日見我,還會與我一起討論書中的某個細節,這讓我知道他們是真的讀了,是真給“麵子”了。
但擋不住也有一部分人,他們是壓根就不想看你這些自認為是寶貝的小書,接過來,好一點的,給你撂在辦公桌上,更甚者,拿在手裏,當做折扇來扇,還有最甚者,直接連同廢舊報紙一起賣給收破爛的老人。
好在我還沒有在傍晚逛街的時候,在街邊的地攤裏看到自己送出去的書被拿來兜售。這等慘事,李敖大師就遇見過,李敖說,他曾經送某某朋友一本自己的新書,上書“李敖贈予某某”不料,過段時間,他就在地攤上發現了這本書。大師就是大師,當即掏錢買下了這本書,把寫有“李敖贈予某某”的書再次贈予了這人。
李敖是何等的尖利呀,但是,再尖利的人,在他掏錢買下自己送出去書的刹那,也無法阻擋尷尬和羞辱呀!
回過頭來再想陳升的一臉木然,我們會發自心底的喜歡這種“嘴臉”了。
有人說,鮮花美酒當對知己。沒有真正了解珍視你我的真心人,任憑你拿著珍寶去,也難逃冷落和尷尬的冰窖。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輕易的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