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還原內心深處的自己 7、你應該成為別人的需要(1 / 1)

第二章 還原內心深處的自己 7、你應該成為別人的需要

我們生活在群體之中,自然會與很多人相處。和諧的相處自然是最值得推崇的。什麼樣的狀態才是和諧的相處呢?直觀地說,比如兩個人都是在自由放鬆的狀態下交流,由此產生的感覺就是和諧的。

但往往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你和某個人在一起感覺很舒服、很和諧,和另外一些人在一起就沒有這樣的感覺,總感覺很別扭,夾雜著應付、虛偽等情緒在裏麵。或者你也是一樣,有時愉快,有時鬱悶。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也許你會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來解釋,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這樣的情況或者說場景,假如你覺得自己的那種和諧感是因為某個人產生的,當那個人離去或者消失,你會覺得失去了什麼一樣,因此你就不快樂了。我們來分析一下,讓你感到和諧或不和諧,肯定是那個人的出現所致。也就是說,你是將自己的和諧感建立在那個人的出現並與你相處的基礎上。

但這並不是事實,你所想的隻是表象。真正的事實是,當那個人出現,並與你交流,是那個人將你帶入到和諧的狀態中,而原本屬於你自己的狀態,實際上是被你不自覺地隱藏起來了。這個被你隱藏起來的狀態,因為那個人的出現而帶動出來,因此你會覺得和諧。當然,能帶動你這個隱藏的狀態的還有其他的因素。比如,你和你的愛人在一個很浪漫的地方,你們是那樣融洽與溫馨。此時,你就會感到和諧。

於是,我們可以說,其實有很多種途徑可以讓你產生和諧的感覺。那個人的出現並不是唯一決定你和諧感覺出現的途徑。但是,當你不明白這個內在的秘密時,你會誤以為隻有那個人才會帶給你和諧感。想必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因為一個人的離去,而飽受思念之苦的緣故吧。

事實上,在這個世上並沒有誰可以給你和諧。要想擁有和諧的感覺,也隻有你內心擁有自己的和諧。那些發自內心的真摯和諧是自然又恒久的,是在平靜之中如水流淌而出的,是源自你內心最自由的。如果你自身擁有了這樣的感覺,你就會成為這個和諧狀態的發祥地。這個狀態隻與你有關,與外界的任何人任何物都無關。

比如說,你此時心情真的很糟糕,雖然有很美的風景展現在你眼前,可你的心情卻是傷感的。那麼風景是傷感的嗎?顯然不是,這是由於你內心的不和諧或者說不快樂導致。所以說,你隻有做到內心真正的和諧,就能成為能帶動自己和諧的那個人,而非你以為誰可以帶給你和諧感的那個人。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這樣一件事,把你內心潛藏的良好狀態不加任何修飾的彰顯出來。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潛在的狀態,隻是我們自主或不自主的把它掩藏起來罷了。很多人說自己有時快樂、有時不快樂的原因就在於此。我們擁有了良好狀態,自身就擁有了和諧感,那些快樂不需要誰來給,也不需要憑借他人、他物。因此,就算他人在我們身邊,我們的內心也不過是擁有安全感和充實感而已,就算他離開,我們也不會因此感到傷心,獨自一人時也不會孤獨與寂寞。

我們的成熟,其實也就是這樣一個逐漸修正與完善的成長過程,是一次心靈成長曆程。因此,人生旅途中,我們哪怕麵臨失戀等一些不快樂的事,也沒有必要為此沉淪傷悲。因為,對於我們而言,不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人來讓自己感覺到快樂,而是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費盡心思去尋找那個能帶給我們快樂的人,而是成為一個被人尋找的人。如此快樂的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