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會考(1 / 2)

薑維在公孫昇的西廂房已經住了三天了,每天都陪著公孫昇鍛煉,並傳授其武藝,兩人還交流交流兵法。因為公孫昇的庭院平時也無人問津,雖說多了一個大活人,但是也沒有多少人在意。

有的人也知道公孫昇這裏來了一位客卿,但由於公孫昇在家地位太低,知道的人也覺得這薑維肯定也不是什麼麒麟之才。

公孫昇倒覺得這樣很好,不會有人來打擾他。一邊跟著薑維學武,一邊準備五日後的會考。

這會考是北郡師全師的會考,每三年舉行一次,全師凡是滿十八歲的男子皆可以參加,而排名前一百的考生,則會直接被分到各邑、都的令判擔任重要的職位,這令判就相當於公孫昇在地球上的各級政府。而一些成績格外優秀的考生甚至可以直接被任命為邑長或者被推薦到州令判。

公孫昇感覺,這和自己在地球上的高考很像,對於寒門子弟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當然,每次會考能排在前麵的寒門子弟並不多,大多都是師裏的幾大家族,這也跟他們從小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有關。

考試的內容用公孫昇的話來說就是語文和申論的結合版,考的都是一些古詩文的默寫,這個內容並不能拉開考生的距離,最關鍵的是會考的最後兩題。一題是給一個主題,來寫一篇詩、詞、賦,頸另一題則是寫一篇“論”,題目涉及到的領域就很多了,但大多都是史論或者政論,由於這個世界的科技還不是很發達,所以涉及科學領域的題目很少出現。

今年十九歲的公孫昇對於這次會考信心滿滿,擁有兩世知識積累的他拿到會考的前一百名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這個世界也並非重文輕武,相反各國都很重視軍事的發展,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軍事學院,這和地球上的古代中國則不同。一些武將世家從小就會讓自己的孩子習武,而一些從小就身體天賦過人的孩子,也會被父母送去習武。

而所有的軍事學院中,最出名的當是唐國的天元學院,它的特殊性就在於所收的學生不僅僅是本國的,其他國家的學生也可以在其學習,這一點是別的國家的軍事學院做不到的。一開始也有很大的爭議,但是漸漸的,天元學院培養出了一代代名將,進入天元學院學習儼然成為了一種榮譽。

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唐國是四國當中最為開放的,同時,唐國也是四國中唯一一個允許女子讀書的國家。

五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公孫昇這兩天不是在屋裏讀書,就是和薑維探討學問,為會考做準備。

會考當天,公孫昇坐著公孫家族的馬車來到了考場,雖說公孫昇在家中地位不高,但也畢竟是公孫家的人,該有的待遇還是有的。

今年公孫家的適齡考生共有十一人,其中備受矚目的當屬公孫長波。

公孫長波今年二十歲,是公孫陽和正房的第二個兒子,天資聰穎,也算是一表人才,在同輩人中是最被看好可能繼承北郡師家主之位的人,平時在家族學堂也是表現優異,但是為人傲慢,愛出風頭,時不時地還會奚落在家不受待見的公孫昇。

公孫家眾公子剛下馬車就感受到了羨慕和嫉妒的目光,其他已經到考場的考生都向他們看來,有的人不僅僅是贏在起跑線上,而是在一開始就是從中間開始跑的。

公孫長波站在十一位公孫家公子的中間,仿佛眾人的領袖一般,享受著眾人投來的目光。

“這些人,將來都會是我們的下屬,一會兒會有的是人來巴結我們。”公孫長波得意的說到。

“是啊,是啊。”旁邊有四五個公孫家的公子附和道。

公孫昇偷偷地翻了個白眼,就準備朝考場走去。

“我說昇弟,你這麼著急幹嘛?”公孫長波用譏諷的口吻說到,“哦,也對,雖說你也姓公孫,但應該沒人巴結你吧,哈哈哈!”

旁邊幾個人也跟著大笑起來。

公孫昇不以為然,撇了撇嘴,沒有言語。

“昇哥,加油,好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