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他畢恭畢敬地坐在前輩麵前請教:“您說像我這樣性格剛烈的刺兒頭,是否不適合當領導?”
“難道你想變成一個八麵玲瓏、見風使舵的人嗎?”前輩一針見血地問道。
“我想是的,這樣可能會好一些。”市村清小心地答道。
“不行,那絕對不行!”前輩嚴肅地說。“如果你磨去棱角,真的變成一個處事圓滑,一和氣的人,那你就和別人沒有什麼區別了,你就不是市村清了。與其謹慎地糾正缺點,還不如勇敢地發揮長處,這才是增強領導能力的上策。”
接著,前輩又為市村清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你就像日本的一種糖球兒,渾身滿是棱角,還有許多小凹坑;如果把棱角凹坑磨去,是可以變成一個圓糖球兒,但那是個小糖球兒。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和閱曆不斷豐富,把自己的缺陷填滿,你就會變成一個更大的糖球兒即是一個成熟的領導者,你和普通員工的素質差別就更大了。”
前輩的一席話,使市村清豁然開朗。回到公司後,他感到幹勁更足了,魄力更大了。在他擔任總經理的日子裏,他把理光企業經營得有聲有色,而自己也逐漸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領導者。後來,市村清被提升為會社社長。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生確實有許多不完美之處,每個人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憾,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雖然我們都想追求完美,但無人能做到真正的完美。完美隻是人們給自己戴上的一個“金箍”,然後自己念著“緊箍咒”來折磨自己。
傳說有一個國王,他的國家非常強盛。他的王妃美如天仙,傾城傾國,國王對她寵愛有加,整天醉心於愛情的世界裏無力自拔。可是不久國王的寵妃得了急病,全國最好的醫生也沒能挽留住她的性命。國王悲痛欲絕,為示愛心,他為愛妃舉行盛大葬禮,並把她的屍體裝入水晶製的大棺材裏,停放在距離王宮不願的大殿裏,日日拜祭。然而,國王認為這裏環境不佳,就在靈殿周圍建了精美的花園,以供香魂歡娛。後來又覺得這樣還不能表示自己的愛意,為喻美人如水,就又建立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人工湖,讓香魂泛舟碧波。湖建好後,又覺得缺少點綴,於是又叫人各處建亭台樓閣。後來又請世界上最好的建築師來建造絕世的雕塑安放各處,把時尚最美好的詩篇銘刻在石頭上,但是國王總是不滿意這個絕世園林,想進一步完善它。就這樣一隻不斷地擴充和完善,使之成為集天下大成的無與倫比的園林。一直擴建完善了四十年,國王老了,他還在苦苦思索,以求園林更完美。最後他把目光停在愛妃的棺材上,注視和沉思了良久,揮了揮手說:“還是把它搬出這個園林吧。”
這個國王的做法似乎很矛盾,他建造園林的目的是為了能讓寵妃有棲身之地,而最後卻因為過分追求完美而讓寵妃搬出了園林。
可見,追求絕對的完美,會讓我們在做事的時候產生更多的遺憾,反而會偏離做事的本意。其實,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隻要方向是正確的,就沒有必要過分計較表麵上的瑕疵和缺憾。而且,絕對完美的事情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隻要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犯下過分追求完美的錯誤。
人生沒有完美可言,完美隻在理想中存在。我們可以接近完美,但永遠也不可能達到完美。一味地追求完美,隻能給人生留下太多的煩惱和遺憾。一位哲人在日記中寫道:“如果再給我一次生命,我不會再追求事事的完美。隻有自己確定了重點的人,才是一個能享受到生活快樂的人。因為快樂的人不是把一切都做得盡善盡美的人。”所以,我們隻要心放寬一些,對自己不去苛求,對別人也不去苛求,生活就會少去許多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