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前幾日司馬紹被強吻後,庾文君便躲著他了。似是不知如何麵對他。
女孩子家家的,心思跟海底針似的。
想不明白,索性,那便不見。
剛好他想見見曾經曆史課本上的古人們...
憶往昔,風流人物無不愛飲酒作樂,文人墨客尤甚,無數傳世佳作,皆是開懷飲酒後所留。
古代這些文人墨客,不少都是在酒的陪伴下、微醺乃至大醉的狀態中,給後人留下了精美的佳作,讓百姓可以從中感受到他們情感的變化。
他酷愛文學,總是幻想著能和古代人們一樣。
可以提筆成詩,成為一代大文豪。翩翩君子潤如玉,自古文人出少年!
司馬紹也想試著與之同醉!
他既然來到了東晉,便既來之,則安之。他想找他那些千年前的古代文人墨客,與之暢聊!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那兩人人——王羲之、王導。
“來人,吩咐下去。有請王羲之、王導兩位大臣進宮見本殿下,就說想要一塊研討書法文學,與之暢聊。當然,如若他們不願,那便也不強留。
那王羲之乃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曆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代表作《蘭亭序》也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仔細研究過他生平的,都知道他是個胸懷大誌,希望建功立業的人。
但在出仕了之後,現實使他感到失望,他不願與當政的人同流合汙且與驃騎將軍王述不和,稱病辭官,索性便選擇了一條退隱養老的道路。
而那王導,也是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書法家,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
曆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出身於魏晉名門“琅邪王氏”,東晉建立後,與其從兄王敦一內一外,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
他善於體察人情,故能忍讓、調劑各方麵矛盾,基本上做到和睦共處。
兩人皆是可以結交之人......
一炷香功夫。
“臣王導/臣王羲之,拜見大皇子殿下,殿下福壽安康。”
“王丞相、寧遠將軍快快請起。”
“今日請兩位大人前來,一是想要一同飲酒作樂,二是聽聞兩位俱是寫得一手好書法,想請兩位大人賜以墨寶。”
“殿下謬讚了。”兩人謙虛道。
“來人,將上好的陳年醇酒取出招待兩位大臣。”司馬紹吩咐身旁侍衛。
“喏。”侍衛道。
“這可是我父王賞我的貢酒。今日拿出與你們一同分享。”
“殿下若是想要我倆墨寶,大可以叫侍衛通報一番。這......這也太貴重了。”王導道。
“無妨,好酒,隻有真正懂酒的人才配得上......”
酒至酣處。
三人縱談天下大勢,發現許多想法都是不謀而合。
而那王導,越是談論得多了,心中便越是驚訝,因為他突然間發現殿下和自己一樣,在許多的事情上麵,見解一致,心中的喜悅那是無法言喻的......
“小王還有個不情之請,上次衝突過後,朝廷一直是處於劍拔弩張的緊張狀態。
我方與前秦處小摩擦不斷,恐前方戰事恐將再起。在這想聽聽兩位是怎麼看待的...”
“前秦狼子野心,竟然妄想要踏平東晉,掃清寰宇,簡直做夢。”王導道。
“在下以為,一旦戰爭,百姓恐又得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希望戰爭不起。”王羲之道。
“可一日不滅前秦,便一日不得安寧,如同魚刺般哽喉,夜不能寢。”
“諸位放心,前秦不得人心。即便統一了北方,雖看似強大但實則乃是東拚西湊的花架子,我東晉雖人沒有他們人多,但隻要團結一心,必然能勝!”司馬紹自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