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8幸福有訣竅,快樂我支招 懂生活的女人愛音樂
“音樂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人生態度。”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假。因為在音樂中人們能感受到最純的聲音,使人在其中忘卻一切。
清代醫學家吳師機說過:“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矣。”音樂的魅力無窮無盡,或如梅花三弄婉轉纏綿,或如二泉映月哀婉曲致,或如梁祝淒美動人,它能觸動女人的心靈,帶給其至美的享受,讓女人舒緩情懷,純淨心靈。在女人悲傷的時候,音樂輕輕“拭幹”女人的淚水;在女人痛苦的時候,音樂讓女人超脫;在女人煩惱的時候,音樂緩緩為女人排解。音樂舒緩的旋律、節奏、音調,對女人的身體都是一種良性刺激。
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說:“音樂是人類的萬能語言,用這種語言可以和任何人溝通。”的確,音樂不僅像一股潺潺的清泉,陶冶性情,使受傷的心靈得到撫慰,而且還在古今養生領域具有醫藥無法替代的價值!蒲鬆齡在年輕時,就注意到了音樂的這個特殊價值,不但創作了《抱病》、《病足》、《病中感賦》等30多首養生詩歌,還在《聊齋誌異》中寫了反映音樂使人健康延壽的《粉蝶》等多篇小說。
如今,在國外音樂療法已經相當普遍,如口腔科用音樂療法代替麻醉藥給患者拔牙,外科利用音樂鎮靜安神來進行手術等,但更多的是應用音樂來治療人們的心理疾患。而且,在日本的文部科學省,兩年前當地政府便製訂了“創造親腦街”計劃,並付諸實施。
在日本滋賀縣彥根市商業街“四號街廣場”聚集了50家店鋪,一踏進該地區,你便能聽到熱帶雨林裏樹葉沙沙,鳥鳴婉轉。原來該地區店鋪門口、顧客休憩的長椅下,都安裝了揚聲器,並且整天播放著錄有熱帶雨林的天籟之聲。聽著揚聲器傳來的天籟,使人仿佛置身熱帶雨林,舒心放鬆。
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藥更能解除人們心理上的疲憊和痛楚。”因此,對於一個心理健康的、成熟的人來講,是不會拒絕音樂給他帶來的好處的,不管是在“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狀態中感知,還是與音樂的感情內涵相互交融,發生共鳴,我們都會在不斷地品味中使精神得到升華。
現代物理學、生理學、心理學與醫學科學研究的成果表明,心理治療所用的音樂按特點可分為鎮靜性、解鬱性和興奮性等。
1鎮靜性的音樂
鎮靜性的音樂舒緩婉轉,像班德瑞係列音樂、帶有大自然天籟之音的熱帶雨林音樂,還有肖邦、舒伯特等人的小夜曲係列、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等,中國古典音樂如古琴獨奏《佩蘭》、《流水》、《醉漁唱晚》、《平沙落雁》,笛子獨奏《姑蘇行》、《鷓鴣飛》、《梅花三弄》等,都具有消除緊張、安神定誌的作用。
2解鬱性的音樂
解鬱性的音樂曲調輕鬆,節奏多變,外國音樂有《春之聲》、《藍色多瑙河》、《溜冰圓舞曲》等係列圓舞曲,旋律輕快活潑,充滿了勃勃生機;中國音樂有《喜洋洋》、 《豐收鑼鼓》、 《喜相逢》、《金蛇狂舞》等,聽了讓人情不自禁情緒高漲,喜上眉梢。
3興奮性的音樂
興奮性的音樂高亢有力,振奮人心,像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歡樂頌》和第五交響曲《命運》、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亨德爾的《哈利路亞》、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等,都能從不同程度上緩解人們的低落情緒。
懂生活的女人愛音樂,音樂能讓女人更美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