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 種一枝形而上學的桃花 漢娜的羞恥(2 / 2)

結果就是:其他罪犯都被判有期監禁,隻有她要終生在牢獄裏度過--罪有應得。

可是,真正的真相卻被米夏爾懂得了--有些真相被漢娜死死掩蓋了。

漢娜不會讀,不會寫,所以才讓人給她朗讀;所以才會在和米夏爾騎車旅行的時候,一切都交托與他;所以才會在旅館發現米夏爾的字條大發雷霆。

不,還不止這些。

因為這個,她回避了西門子公司提升她做領班的職位,害怕當領班會暴露她不認字的事實,而寧可去替納粹黨衛隊賣命;她逃避了電車公司對自己的提拔,害怕當司機會暴露她不會認路牌的事實,而寧可忍受和愛人離別的苦痛,一走了之;她寧可承認那篇報告是自己寫的,一切都是自己策劃、主使和主持,寧可被判無期徒刑,也不要大家知道自己是“文盲”。

……

羞恥,她覺得羞恥。

她不以殺人為羞恥,不以罪惡為羞恥,不以逃離愛情為羞恥,不以傷天害理為羞恥,卻以不識字為羞恥。那是她的真理,她的正義。

原來有時候“羞恥之心”如此可怕,簡直就是心上長出的一朵閃爍著絢爛光華,用他人的眼淚、鮮血、尊嚴、生命澆灌出來的毒花。就像電影《香水》裏那個孤獨的雷奧諾耶,為了掩飾自己生來就沒有“人味”的羞恥,將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少女殘忍殺害,隻為提煉能夠發出上帝氣味的香水來。

可惡、可恨、可悲、可憐的漢娜。她的真理可悲,她的正義可憐,她的顯示隻為隱藏,她的勝利恰是失敗。

孫悟空當初是拿一句話寨住了隨他身後進入水簾洞的眾猴:“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群猴遵從人間規律,以言而無信為恥,於是尊他為上,伏地拜他。若非如此,他如今仍是一個披毛的光杆司令,自家玩耍。

韓信當初是怕大丈夫將來不能建功立業,於他而言,是以“大丈夫不能建功立業”為恥,寧肯甘受胯下之辱,也要求將來榮寵加身。若非如此,他早成了一縷湮滅在曆史深處的無名孤魂,無人理睬。

明代哲學家王陽明在驛丞任上捕得一賊頭,欲感化他,和他講道德之事,賊頭不聽,說我這種人不談道德,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王陽明說好呀,我也不怎麼著。天熱,你把衣寬了。賊頭脫了外衣,他又讓打赤膊,打了赤膊,他又讓脫褲頭,賊頭不幹了:“這可使不得!萬萬使不得!”王陽明說怎麼?原來你知道這是羞恥的啊。你看,你這十惡不赦、油鹽不進的家夥照樣有羞恥之心,那咱們就來談談道德良知吧。結果談來談去,這個賊頭什麼都招了……這讓我想起來一個西方漫畫,一個犯人正受絞刑,褲頭居然險險要掉,他居然還有餘暇騰出雙手,拚老命地抓緊它。

如人所說:“羞恥心是一種麵臨道德惡評時產生的、將曾獲得的與該惡評相矛盾的道德好評完全抹煞掉的負麵性心理狀態。它是社會性的。”由此產生的條條清規戒律,好比以“道德”為芯,噴射出的條條銀絲,織成密密的蛛網,把人籠罩--人並沒有把“文盲”歸為道德範疇,漢娜卻傻乎乎地把它視為最大的恥辱--一個沒有堅實、清醒、完備的道德框架支撐的人,做出的決定就是這樣:既蒙昧、又可憐、更荒唐。

其實,有很多人都像漢娜吧:以囊中羞澀為恥,不以偷盜詐搶為恥;以規矩做人為恥,不以姘靠通奸為恥;以“訥於言捷於行”為恥,不以舌燦蓮花為恥;以沒有一個有錢的老子為恥,不以坐吃山空為恥……

我們就這樣倒行逆施過一生,到最後病懨懨躺在炕上,終於要麵對最真實的心靈對自己的最後審判,眼看那帶著倒勾的良知之劍步步進逼到眼前,人間無路,此生已畢,你,還能往哪裏逃?